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 摘要

1.善意操控,情感暴力一个重要方面。例举:“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背后是“只要我幸福,你变成什么样我都无所谓”,

话语中透露批判,攻击,控制,要求。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

2.与父母之间:

你应该更孝顺我一点。你必须更珍惜你的父母——>攻击型人格

什么事都由着你,我怎样都可以  ——>迎合型牺牲型人格

另一层意思:一定要照顾我,不过这不是我要求的,是你想孝顺我才这样做的

后果:慢慢折磨,同归于尽

3.人际关系复杂 语言的魅力

用爱的方式来束缚对方,隐藏自己的攻击性

例子:a.我很讨厌你这样的人——我是为你好,只是希望你幸福    人际关系中无法用前者来回应后者

b.求求你,别离开我——离开我,你是要我的命   后者更容易挽留对方

4.夫妻之间

情感暴力受害者最需要的东西

a.时常肯定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反抗的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b.将要保护和要舍弃的定西找出来。想清楚以后你会重新认识自己。

c.坚定“我一定要离开他、一定要和他分开”的信念

情感暴力受害者会说的话:“还不如死了算了”==“谁能帮帮我?救救我?”

5.施虐者的无意识和执着

a.为了自己觉得两人关系有价值,通过孤立和贬低伴侣,最后将伴侣逼入完全依赖他的状态

b.施虐者不会承认自己的正在虐待,而是深信自己在爱着

6.道德绑架 目的:追求权利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充满爱的话里,隐藏憎恨

本质希望孩子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何其幸运

“我怎么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隐藏“按照我的期待去做”

7.过度依赖

“只要你幸福,我都随你”--隐藏支配欲,但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我怎样都可以呀”==“我怎样都不行”==“按照我的期待去做”

“我随便啦,大家觉得呢”--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任性所说

8.容易变成情感暴力受害着应该注意

a.交谈中留意对方语言同事,关注对方表情,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时,真相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

例子,父亲想喝啤酒,不想出门,母亲想要喝啤酒,父亲“我今天不喝了”,母亲“爸爸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了”,让孩子产生罪恶感,孩子为减轻罪恶感,出去买啤酒。

正确说法:“自己不想买的话,就不要喝好了”(不能惯着)

9.无法理解的事情背后的秘密

“不去学校也可以啊”--希望去学校

“为了你,我们才去海边的”--自己想要去海边

“为了你,我才建立了这个家”--自己想要个家

被动接受,会渐渐不明白自己需求,失去认知自我需求的能力

10.“我是为你好”

渴望被爱,但现实是被孤立的恐慌,受到伤害带有愤怒,但是自己是不会承认的

11.过劳

过劳死的人,都是非常认真工作,责任感强的人,这样的人对于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是最有利用价值的

12.没有对情感暴力抗议?

没人认可的绝望---需要自立

13.夺走生存的能量--人与人交往,人与人接触找回来

基于情感暴力产生的愤怒和憎恨,因为是基于道德绑架和舒服无处发泄,受害者表现出无精打采,气馁,充满偏见,焦虑,不愿意出门,觉得生活没有乐趣,生存能量会渐渐消失。因为没有生存能量,会对小时特别在意,别人随便说说的话,也会特别在意。

14.人因战斗而改变,要和恐惧正面对抗。顺从型人格的人不幸的原因,顺从动机是恐惧

和否定的过去说再见。


总结:细节化生活对话,且仅针对日本生活社会局部过度解读对话背后的意义,实际意义不大,本书没有看的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