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3)

1952.05 美国陆军少将W.哈里逊接替乔埃谈判。

1952.09.18 我军开始在全线发起战术反击作战。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开始。

1952.09.18 第39军首先发动反击。

1952.10.05 第一次反击作战结束,志愿军第39、第65、第40、第38、第12、第68军和人民军第1、第3军团对18个目标的敌军进行19次反击(美军7处阵地、南朝鲜阵地11处),巩固占领者6处,歼敌8300余人(美军2000余人),我军伤亡2000余人。

1952.10.08 美方片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并发动“金化攻势”。

1952.10.08-1952.10.21 第二次反击作战,第65、第39、第15、第12、第68军先后攻击11个目标敌军,除四个目标攻击未成,其余均达成目的。

1952.10.12 第15军反击391高地将冲击部队于敌前埋伏,第87团9连战士邱少云在敌炮击引起烈火烧身的情况下,壮烈牺牲。

1952.10.14 敌人发起“金化攻势”,进攻上甘岭地区。

1952.10.14 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第15军防御正面火力准备,针对五圣山前沿597.9、537.7高地轰击猛烈,并对第29师、第44师正面的391高地、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419高地发动攻击。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用身体接线,营指挥所下达作战命令。第45师失去一半表面阵地。

1952.10.16 美军与南朝鲜军攻击不断,第45师先后15个连投入战斗。

1952.10.17 战斗第四天,阵地反复被争夺中,双方采取逐次征兵策略。

1952.10.19 第15军集中兵力掩护第134团6连,第45师侦察连进攻537.7高地,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全部被重新占领。

1952.10.20 美军队上甘岭地区进行轰炸,地面部队轮番冲锋。当晚,第45师部队伤亡超过3500人,134团和135团总共剩二三百人。

1952.10.21 134团2营和134团7连潜入597.9高地,在坑道内进行作战安排。

1952.10.22 597.9高地战斗打响,美军对坑道内进行攻击,坑道部队分队出击,在部分据点进行炸碉堡等战斗。

1952.10.23 第45师组织135团和8连反击,夺取1号、3号阵地。

1952.10.23 第65、第40、第39、第38、第15、第12军后攻击14个目标,除3个目标未成功,1个目标守敌撤逃外,其余全歼守敌。

1952.10.24 美军反扑1号阵地,8连仅剩5人。第45师伤亡过重,伤亡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

1952.10.25 美第七师撤下战场,韩第2师接替进攻597.9高地,韩第9师调至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役。

1952.10.29 9天内,坑道部队主动出击158次,仅9次失利,累计歼敌2000余人。

1952.10.30 志愿军第15军开始反击,向597.9高地炮火袭击,597.9高地主峰几个要点阵地均被掌握,敌韩个连整建制覆没。

1952.10.30 志愿军占领598高地。

1952.10.31 韩军与埃塞俄比亚营反击,战斗持续9.5小时,第15军于当晚收复597.9高地所有阵地。

1952.11.01 第12军第31师支援第15军,韩军攻占10号阵地,又被我方夺去。

1952.11.03 美军占领珍妮·罗素山。

1952.11.04 发现敌美军集结地进行炮火攻击。

1952.11.05 美军中断对“三角山”进攻。

1952.11.08 第92团到达上甘岭。

1952.11.08 狙击岭战斗结束。

1952.11.14 第93团除一营坚守597.9高地,其余两营加入537.7高地战斗中。

1952.11.19 第93团两个营伤亡过重,第31师又派了5个营激战,后第34师106团加入战斗,6号阵地沦陷。

1952.11.20 九连重新向6号阵地发起进攻,仅剩高守余独守阵地。

1952.11.25 106团将537.7高地移交给第29师,上甘岭战役结束。

1952.12-1953.04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

1953.02.22 “联合国军”总司令M.W.克拉克致函建议双方遣返伤病战俘。

朝中方面同意并建议恢复停战谈判。

1953.04.11 双方签署《遣返病伤被俘人员协定》。

1953.04.26 朝鲜停战谈判复会。

1953.04.26 丁国钰将军接替边章五将军谈判,柴成文将军接替解方将军。

1953.05.13-1953.05.26 志愿军第60、第67、第23、第24军等向韩军支撑点攻击29次,击退韩军反冲击113次。(第一次夏季进攻战役)

1953.05.27-1953.06.23 金城以东北汉江两岸,第60、第67军队韩国部队阵地重点打击。中朝军队发动65次进攻作战。

1953.06.08 双方就战俘问题达成协议,并签署《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文件。(第二次夏季进攻战役)

1953.06.17 双方对军事分界线第一次校正。

1953.06.24-1953.07.27 金城战役。(第三次夏季进攻战役)

1953.06.24 志愿军第20兵团指挥5个军担任金城以南的进攻,第9兵团第24军配合。

第20兵团攻占梨实洞、北亭岭、梨船洞一线以北及金城川以北地区。

东集团军第21军在北汉江以东就地牵制当面的南朝鲜军。

第9兵团第24军掩护第20兵团,突击由阳地至杏亭3千米地段向注字团南山、新木洞方面,控制金化通往金城公路,组织金化防线美军和南朝鲜军东援。

1953.07.13 第20兵团及第24军发起进攻,西集团军右翼第203师攻占533.1高地,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发展进攻。

左翼第204师攻占552.8高地。

1953.07.14 第204师(西集团)进抵月峰山,并相继占领烽火山、月峰山。

第200师(中集团)攻占官里西南高地,并占领龙渊里、东山里地区。   

第199师占领轿岩山,继续进攻。

第181师(东集团)一部渡过金城川,进抵梨船洞与中集团汇合;

另一部攻占461.9高地。

第9兵团第24军向南朝鲜军首都师第26团阵地发起进攻,攻占洞南山、杏亭西山,攻占432.8高地及杨谷以北地区,控制上九井、下九井间公路。

第20兵团和第24军占领西起新木洞经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间榛岘、豆栗洞、巨里室,沿金城川至461.9高地一线以北地区。

1953.07.15 第135师(中集团)攻占后洞里。

西集团和第24军在击退南朝鲜军后,控制了新木洞、北亭岭、间榛岘公路北侧地区。

第24军攻占金化以北537.7高地及597.9高地以南各无名高地。

1953.07.16 第180师(东集团)南渡金城川攻占黑云岭、1118高地、白岩山、949.5高地至北汉江一线阵地;

“联合国军”先后以美军第3师和南朝鲜军第5、第7、第9、第11师及第3、第6、第8师余部进行反扑。

1953.07.17 “联合国军”重点向黑云吐岭、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线阵地猛攻。

第180师(东集团)守住了除867高地以外的各阵地。

1953.07.18 “联合国军”反扑志愿军中集团正面602.2高地、巨里室北山一线阵地。巨里室北山阵地失守。

1953.07.24 双方对军事分界线第二次校正。

1953.07.27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协议仪式在板门店举行。双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哈里逊中将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文本上签字。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平壤在停战协定及其附件签字。

1953.07.28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在停战协定及其附件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于汶山在停战协定及其附件签字。



附:

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

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通信英雄牛保才。

十五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以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四十三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