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不作就不会死

初中开始,直至现在,碰到朋友第一句话便是:“兄弟,混得怎么样?”“还能怎么样,就这样混呗!”其实玩笑中也道出了大实话。混这个词似乎很流行,人们也习以为常,混是个玩笑话,这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我一点也不喜欢混这个词。

前两天,看到一篇哈佛大学的研究文,说的是忙碌会使人变傻。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不禁反观了自己,然后问自己,我是不是已经傻掉了啊。工作、生活及学习占据了我整个个人空间。有时候想要休息,却不得已事情还没干完,不能停下来休息。觉得我对周遭的世界的感受有些麻木。

不,其实我很敏感。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在欺骗自己,是自己卷入了忙碌的生活里。我没有好好考虑过如何去适应自己。一味地给自己上刑加压,其实是件很残忍的事情。可是生活中有些无奈又是你无法避免的。就比如饭桌上,你不想喝酒也得喝,比如工作上,你不想做也得做,又比如相处上,你不想笑却也得笑。想问做自己真的那么难么?

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难的是无法入世,入世之后无法淤泥不染。容易的是出世之后就能潇洒做自己。只是话语说起来十分简单,真正做到出世入世转换自如却非常困难。

有些不会混世界的朋友大多都是不会入世的朋友。人的群体性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人如果孤立了自己是不会有快乐,但是矛盾的是,假装自己也是一件不快乐的事。这是不是一个两难呢?假如别人都不理你了,你还能高兴到哪里去?那就适应呗,混呗。混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一个人社交上的存在感需求。但是这种所谓的存在感远远不是一个人快乐真正的源泉。因为那种快乐其实是掩饰带来的。而掩饰与强迫是目前这个社会的常态。

生存的本能让我们在职场生活里戴上了面具,很多时候的累就是自己无法真正放开自己。与伪装同等累的是自我施压。有时候别人的强迫可以推卸,自己的压力来源其实是自我思维与行动的矛盾。这种矛盾会消耗自己的意志力,导致感受上的疲劳。

于是适当的调整与休息成了必需品。在那份哈佛的报告中说到:上时间的忙碌让人没有时间去思考忙碌的意义,反观自己的生活,从而导致机械式的重复工作使得思维退化。我是那种工作狂型的人,不虐自己个半死是不罢休的。可是这样对自己也是个巨大的打击。有时候陷入惯性忙碌中后倒无法自拔。

对于我来说休息就是我的大任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知识和知识存储形式 构建知识和素材之间的联系 构思知识对自己的多种用法 知识和知识存储形式 knowledg...
    comboo阅读 226评论 0 0
  • 认识你是一个意外,你以一首完美的《富士山下》让我误以为你是一位实力唱将。后来才发现你只会唱那一首,说实话大夏天你...
    大能猫和小白免阅读 2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