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我喂了猫狗的中秋

丁酉鸡年八月十五。

仔细想来,大概有十来个了年头没在家里过过中秋的了。早些时候的记忆还是初中,那时被家里送进一所管理颇为严苛的学校,三面农田,一条径直的柏油路通往乡间马路,每年的夏天,晚上睡在宿舍,那时倒是真能“听取蛙声一片。”初一的中秋节没有放假,晚上辗转难眠,抬头间,一轮明月高悬,眼泪就一下子崩了出来,本不是太喜欢吃月饼的我,却在那个十来个平方挤了十多个男生和满是汗臭味的宿舍里,异常的怀念起月饼的味道,那该是我第一个没在家的中秋,也是我多个异乡中秋的开端。

小时候村里有个做月饼的人家,每到中秋前夕,爷爷总是会骑着那辆三八大杠,我就坐在前面的横杠上去买些月饼,那时五仁月饼还没有被吐槽成该消失的口味,恰恰相反,那时大多都是五仁的,里面还会夹杂着一些红绿色的丝壮物体,这是我到现在一直没搞明白的神秘材料。

在那户人家,看着一盘盘烘烤出来的月饼总是一阵兴奋,其实我并不喜欢吃月饼,准确的说,我不喜欢陷,所以那时候,我总是把每个月饼皮剥下,然后留下陷偷偷扔掉或者喂给家里周围的小猫小狗啥的,农村里的猫能抓老鼠,狗也能看家护院,最重要的是,他们基本什么都吃,不会去嫌弃,这让我想起一个同事来,700的猫笼,喝的水也是比怡宝还贵的昆仑山,不由的感叹,人不如猫。

不过后来这样的事情还是被奶奶发现了,拿着扫把绕着屋子的追着我打。

再后来些。不知什么时候,那家人搬去了镇上,做起了蛋糕生意,我便再也没能看到刚出烤箱的月饼。倒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常会寄回来点别样的月饼,水果味的,蛋黄的,我才知道,月饼的口味远比那些红绿色的丝壮物体丰富多彩。

近些年,月饼的口味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越来越精致的包装,再便宜的,也得四五块一个,虽然精致了,口味多变了,但人们似乎却越来越失去了对月饼的兴趣,只是为了送礼或是单纯应景,就像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春节。记得小时候,家里还会摆个烛台,放上些月饼祭拜一番,而现在也早没了这样的形式。

因为发小过段时间要结婚,我不得不把国庆和中秋的假期拆分开来,在家吃过晚饭,便匆匆的去赶晚上回去的火车。

晚上有些小雨,阴雨连绵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被乌云遮蔽的天空,看不见一丝月亮的光亮,真是有些不尽如人意的中秋。

不过庆幸的是,这个中秋,总算一家团圆。即使我要在看不见月色的夜晚,在这列火车上度过漫长的一晚。

透过列车的窗户,远方有零星的烟火在夜空里升腾起来,或许因为是真的太远,烟火仿佛连着天际,点缀成星月的光辉。


PS:祝你们中秋快乐,目前唯一让我不开心的是,邻座的不是妹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