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新到一家公司负责已有在运推荐产品的改造和优化工作,可从评估现状、明确用户需求、优化产品方案三个关键方面入手:
-
评估现状
- 数据指标分析:参考原文档中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评估方式,计算用户满意度、CTR(点击率)和用户停留时长等指标,了解产品当前的表现水平。分析不同时间段、用户群体、业务场景下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找出表现不佳的环节和波动较大的部分,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方向。
- 现有策略梳理:深入研究公司现有的推荐算法策略,包括数据采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和推荐逻辑等。梳理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推荐流程,找出各场景之间数据打通和兴趣跟踪存在的问题,例如像携程那样场景切换时实时兴趣点丢失的情况,明确算法策略上的缺陷和优化空间。
- UI/UE评估:依据文档中提到的UI/UE影响因素,评估产品界面的可解释性设计、刷流体验和屏效利用率。通过用户调研、观察用户行为或使用专业工具分析,收集用户对界面设计的反馈,了解哪些方面让用户产生困惑或不满,哪些地方影响了用户的认同感和使用体验。
-
明确用户需求
- 用户分群与画像优化:借鉴原文档中用户分群和构建画像的思路,结合公司产品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细致合理的用户分群方式。对不同群体的用户行为、兴趣偏好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用户画像粒度足够细,与内容标签体系精准匹配。通过收集更多维度的数据,如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行为、搜索记录等,不断丰富和完善用户画像,为精准推荐提供有力支撑。
- 调研与验证: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直接收集用户对推荐产品的意见和需求。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期望以及对推荐内容的满意度。同时,用数据验证调研结果,找出用户需求未被满足的地方,明确产品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
优化产品方案
- 用户与内容匹配:以优化后的用户画像和分群为基础,重新审视召回策略。确保用户各个细粒度分群的行为特征及内容偏好与资源池中内容的标签体系紧密匹配,提高基于分群特征的召回效果。根据不同的用户场景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推荐策略,如针对新用户的引导推荐、老用户的个性化精准推荐等,提升推荐的精准度和相关性。
- 算法策略改进:针对数据未打通、兴趣跟踪不及时等问题,推动公司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或接口,实现用户数据在不同场景下的实时传递和更新。引入先进的算法技术和模型,如深度学习模型、实时推荐算法等,提升算法对用户实时兴趣变化的捕捉和响应能力,使推荐内容能够更及时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 UI/UE优化:参考微信看一看等优秀产品的卡片设计,优化推荐内容的展示方式,增强可解释性,让用户清楚了解推荐的依据,提高用户对推荐产品的认同感。同时,从刷流体验和屏效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优化页面布局、加载速度、交互设计等,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流畅性,减少用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