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完一场家庭战争,我有很多话想说。
大多数的家庭战争多发生在家庭与子女之间;而大多时候,这些战争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时间所产生的代沟。许多家庭心理素质教育书上都会有‘如何消除两代关系的摩擦’或是‘如何让家庭避免硝烟’。在我看来,这全是扯淡。随着时光的流转,每个人都总在经历着不同的事务,对于同一件事,即使关系再好,血系再近的人,都是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思维不同。这就仿佛是两只鸡蛋,即使是同一种母鸡所下,也必然存在差异,而与两只鸡蛋不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代沟不会因血系而变浅,相反的,也许血系越近,代沟会越深。青春期的我们伴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阅历的丰富,可能对长期与我们朝夕与共的家人变得有些厌倦,有些陌生,因为在我们看来(准确说在我看来),他们的眼光,阅历,时尚程度已经远远脱离这个社会,其实不然,在这个快节奏、高质量、高压力的社会下,他们能承担起一个家庭,恰恰说明他们在不断进步。而真真的问题出在了哪里?角度,因为两代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举个例子,新高一生活开始了,我需要一个新书包,于是,我于家长共坐沙发前,在淘宝上寻我所需,可是问题来了,家长看上一款老牌书包,很是满意,于我看来,那书包却又老又土,于是又重新搜索,当我的目光定格在一款时尚的知名背包时,却遭到了不容置疑的拒绝,问题在哪,在于角度,家长看中的包是款老牌子,质量好,口碑也好。而我却注重于对新事物的尝试,因此,角度不同,就造就了一场双方的不理解。
在说说关于我的吧,从小到大,每当我与家长发生矛盾时,免不了,我会与家长产生吵架,打架等行为,说是打架,不过就是他们打完我我在紧握双拳砸砸墙罢了,然而年龄越大,我变越发难以隐忍,直到今天。我认为时间上人分两类,一类人属于暴怒型,对于一切自己看不惯,忍不了的事便用暴力解决,与之相对的,还有另一类人变属于隐忍型,对于生活中的一下鸡皮小事往往是随口带过,然后压在心里,你不提,这事便慢慢淡化,我自认为自己属于后者吧。也许你会说:‘‘隐忍便是退缩,便是懦弱’’那你便大错特错了,隐忍的人不是怕事,他只是觉得不值得,在他看来,世事两类,要么忍,要么狠。能忍则忍,但如若真的被咄咄逼人,便也到了狠的时候,隐忍的人底线会很深,所以平日里周遭的人会在无形中挑唆,而他便会一笑而过,能一笑而过的人是很大度的,因为被戏耍,本来就是件伤心的事。
说了这么多,什么意思呢?家庭战争中,有些孩子小时候被打不还手是怕,长大后被打不还手,是孝。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有幸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希望,家庭战争中,自己不会伤到孩子的尊严,也不会触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