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蒙》的财富观——读周作人译《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读得非常慢。这本对话集来得很不容易,周作人从初次接触《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中的作品到译完现在的译本,前后历经五十多年。可有译者和作者有如此的渊源?之前因很长时间找不到希腊原文,是根据英译本翻译的。后来机缘巧合,得到希腊文原本,又重新译过。这是周作人一生中最瞩意的作品,用心之深,用意之诚,译作中殊为罕见。路吉阿诺斯也是一个传奇人物,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叙利亚人,那时所称的外夷。但是对话集是用希腊六百年前的古典文字写成的,这就像在西晋时期用《离骚》的语言写成一部书,如果还不够直观,可以想象是现在用明朝初年的语言写成一部给当代人看的对话集。

      怎么也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如此既深且广。每一篇都独立成章,像前四篇《诸神对话》、《海神对话》、《死人对话》和《妓女对话》里面又含了多篇对话。这样总计算下来,有九十多篇对话。有的对话简洁精炼,有的比较长,如同一部剧的篇幅。这些对话放在一起,似乎从生到死,由天至地,所有的都在其中。这本书有很多种读法,看哲学的、看人生的、看文学的、看政体的、看古希腊社会状况的、看宗教的,都有自己可读的篇章,所以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随便找一章看下去;也可以隔很久再读,可能觉得自己进益了,但开卷就会发现作者还是在自己之上洞察一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来形容对话集,最恰当不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摄于波士顿查尔斯河

      既无法概括,只能选一个点来介绍。想了半天,就选这篇《提蒙》吧。并不是这篇有如何特殊的好,而是这篇言及我们文化中避讳提及而在现实中又趋之若鹜的——财富。提蒙曾是一个富人,广为周济旁人,其中很多骗他的,这样钱财就损失殆尽,最后沦落到挥镐掘地为生,而之前被他周济的人全部离他而去,竟无一人再理他。他抱怨宙斯,被宙斯听到,宙斯于是命赫耳墨斯带财神去提蒙那里。财神很不愿意去,因为提蒙曾经那样不珍视他,那样恶待他。后来被迫带着宝藏去提蒙那里,提蒙就在掘地中掘出黄金来。昔日的食客和骗子听说提蒙有钱,复又来巴结他,提蒙现在送他们的,只有掘地刨出的石头。由富而贫,又由贫而富,不知道照出世间多少嘴脸。

      这故事很简单,中文故事中类似的也有不少,像《聊斋志异》中的《宫梦弼》。也是从食客万千到一贫如洗,再到重新富可敌国。可是《宫梦弼》中着眼点并不在于财富观,只是单纯讲了一个故事,想在故事中提炼出财富观来,几乎不可能。宫梦弼就是《提蒙》中财神的角色,但是他什么都没说。他做的,更像是一个扫人间不平的角色。《聊斋》很有意思,很多层意思,它只是轻轻扫过,什么也不深究,可是读的多了,自然还是能在很多时刻想起来,这可能就是来自民间故事的好处,那些故事里有一切,只是不到时候,我们认不出它的样子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摄于波士顿公园

    《提蒙》里财神是对话的一方,他是直接说话的,这就大有意趣。据说财神原是瞎眼的,所以有钱的往往不是什么好人。后来有天医医好了他的眼睛,正直的人才开始有钱。当然,这是故事的一个版本,《提蒙》中并无提及宙斯跟提蒙抨击那些守财奴,说“据说他们非常爱你,却是不敢享受你……只醒了看守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这封条和锁。他们并不以自己能够享受这个觉得满足,但是却要使别人没有享受的机会,这正如那马槽里的狗,既然自己不吃那大麦,也不肯让饥饿的马去吃一样”。宙斯的意思是提蒙的挥霍一空也要好过守财奴。我们看财神的回答(想想有天财神能亲自对我们表白,这是多么爽的事情):“提蒙的浪费在我看去全是由于太不注意我,对我没感情,在别一方面,他们把我锁在箱内,放在黑暗的地方,用心叫我养得壮大肥胖,他们自己绝不来碰我一下,也不带我到太阳光底下去,为的不让别人看见。我常想这是愚蠢也是暴虐,因为我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却叫我在这种监禁里烂下去,却不知道在不久之后,他们就要去了,只把我留下去给另外幸运的人。所以我对于他们,或是对于我很是出于豪爽的,我都不能加以称赞,但是最好是那种人,处事适中,既然不两手抓紧了,也不是整个地摔了出去。”接下来财神还举了个绝妙的例子,最后总结:“我觉得很生气,因为他们有的很是无礼地把我踢来踢去,狂吞大喝,或是像水一样泼出去,有的又把我加上脚镣,像是脸上有烙印的逃奴。”

      这样的力度,怎样?前段和朋友聊天,说起孩子将来的专业方向,自己是没什么发言权的,如果有,我其实很希望女儿学经济相关的专业。不是为了蹭热点,好就业,是因为经济学里有很多常识。处理好人和财的关系,是人生基础的一部分。这世界,学赚钱的人多,忙赚钱的人多,会使用钱的人,少之又少。能够理性使用手里的钱,是极高的智慧,这里面亦有悲悯和良知。用而不守,用得其所,才是理财的最高境界。原来所说的保值增值,是技术人员的境界。钱不可能每一分花的值,大部分钱花得值就够了。而且,钱会来去。那些指导人赚钱的书基本无用,不用看的。因为没有说清楚钱怎样去的,就只讲了故事的一半,还不是结尾,是不值得听的。钱的来,不一定有因由,能明确指出的因由都不是因由。钱的去,也如此。来的不一定要喜,去的也不一定要忧。钱财有数,但祸福难知。说到底,钱在我们手里,只有一定的时间,与其说我们是拥有者,不如说是保管者。好的保管者,让钱得其所哉。坏的,会挥霍,会守财,可能最后都是招祸的路径。这些年,看过不少人和财的故事。《提蒙》是简单明了的,有很多比这个故事来得惨烈,但很少听到来得智慧的。过去说什么“我视金钱如粪土”,如果这样,金钱也要视你如粪土。那种远钱财的犬儒,我是很不赞成的。这世间如同大超市,你总要有能力选到你想有的。而一旦有了自己想有的,就要看那些不足的人。不是不帮人,帮人亦要智慧。见过很多逸夫楼,见过不少医院,财富在这样的地方,财神该不会跑掉吧。清华和协和,包括现在北大所在地的燕京大学,都是学术的故事,也是财富的故事。

      中国人讳谈钱财,其实这是教育中必备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用理性的态度来看钱财,用好的方式来获取钱财,最后用尽可能好的方式使用钱财,这人生有一部分是很缺失的。对钱的态度是一面镜子,会照出很多人的样子,也照出世间百态的样子。不可不察,也必须慎查。

      古希腊相关作品常让人拍案惊奇。似乎从没有与时代脱轨。走到哪里都是人生,哪个时代都是人的世代,与人生相关的,哪一样都不会过时。所以,古今,中外,都是他山之石。而这部冠绝古今的对话集,算是“他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