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场经历,在不同的阶段,你会遇到不同的境遇,无论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也不是人生的各种经历每个人都会体验,唯有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生与死是人生这个短短线段的两个端点,老与病是中间必修的过程,所以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
生
在孩子出生以前,对于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概念。也体会不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喜悦之情。
记得我的孩子在医院刚出生 的时候,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在角色上的转变,别人在谈论我给孩子买的用品,说是孩子他爸买的,我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别人口中的孩子他爸就是我。出院那天,在外面叫了一辆出租车,除了正常的费用,司机要求我们买一挂鞭炮,等把孩子送到家,司机师傅就在我家楼下的一个路口把这挂鞭炮燃放了。让我第一次感觉原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从此,一天天看着他慢慢成长: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入园上学……,自己上学的情景尤如昨天的事,转眼间儿子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了。
孩子的出生能让多数父母有了更多的责任心,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自己的父母。
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在父母的眼中永远就是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无限量的可能,你永远不知道将来的他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以都会努力培养,上补习班,甚至尽其所能让子女上好学校,无非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将来,任何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就是给家庭带来希望。
也许那些发生变故的人生中,因为有了下一代的存在才得以让生活继续往前的勇气 ,这或许就是生的最大的意义。
老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向衰老的方向无法停止自己的脚步。你也许会在某个不经意间注意到父母的步伐已经越来越慢,口齿也不再清晰,你也开始会关注自己的眼角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甚至也会因为某个小事想起过去的事情,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你正在走向衰老。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感觉变老好像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当你的下一代一天天长大,或者当你看到那些多年不见熟悉的人已经从你认识时的青壮年变成了老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变老其实是很快的,衰老甚至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就落到了你的身上。
我生长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家庭,父母的年纪相对我的同龄人的父母偏大。小时候人家说将来我生活的担子会很重,那时没有概念,不知道别人口中的担子重究竟是什么意思。当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才慢慢体会所谓担子重可能就是相对于同龄人更早地承担照顾家人的义务,特别是在家人生病的时候,作为子女难免都要走这条道路,只不过是早一点罢了。
孩子大了,作为父母总希望孩子可以过上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是远离父母在遥远的他乡。虽然也有考虑将来当自己老了,谁能够照顾你的问题,但年轻时总以为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许是因为自己真的还不够老,对真正变老的那一天自己所要面临的各种困难还没有深刻的认知。青壮年的时候谁又会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呢?但是对于只育有一个孩子的那一代人,确实应该好好地提前规划他们的老年生活,特别是要考虑到当你老到生活不能自理、做什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有时我也会想自己的将来某一天,到了年老和多病的年纪,如果孩子不在身边,能与你相依为命的人就是自己的老伴了,有个人能陪着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如果没有配偶与子女,那些独居的老人该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病
年纪大了,人总会生出各种病症来,慢性的或突发的,在年轻人的眼里,只要不是绝症,没有什么疾病是大不了的。可是当你老了,有时一些平常的小病可能都会让你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第一次真正和病打交道是2004年冬天父亲得了脑出血,记得那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我,把父亲的病情症状告诉我了,当时我离家百里之外,由于自己对疾病也不了解,打电话咨询一个从事医学的同学才知道是脑出血,要抓紧住院,连忙打电话到邻居家让通知母亲带父亲去住院,由于镇上没有医院,幸亏邻居二姐帮忙送到临镇的医院。等我坐车赶到家才时已经是晚上了,才知道这些细节,然后又搭乘另一个邻居的车赶到医院。
其实那一次是母亲一直在医院里照顾父亲的,我上班离医院还有三四十公里的路程,只是春节前快出院的时候,同事帮着借了一辆汽车,把父亲从医院接到了我上班的地方。从那时起,也就打算不再让父母亲回老家住了,年纪大了,在我身边放心些。我想到那些空巢老人或者本身就有点残疾的残障人士,如果突发急症没有人能及时发现,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后来,与疾病的接触越来越多,特别是需要入院治疗的疾病。入院后连续一连串的各项检查:CT、彩超、心电图……各个检查室人满为患,有些还需预约排队。家属比病人多,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相同,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健康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听说ICU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地方,一天就要上万元,对于靠薪水生活的大多数人来说,辛苦了一年的工资又能支付得起几天的ICU的费用?最好永远都不要进这个地方。
每次在医院里,无论是急诊还是病房或住院部,看到形形色色各种病人和各色表情的家属,有看病潇洒刷卡的,也有没钱愁眉苦脸的,住院部有加护病房的,还有在走廊里临时搭床的......我都会感觉医院这个小社会,也许可以让人好好地感悟一下人生。
为了爱的人,无论是你的配偶还是子女,更为了自己,真的需要你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好心态。
死
人们往往愿意谈论生,而避免谈论死亡,虽然这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无论功名显赫的达官贵人,亦或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
从记事时没多久,奶奶就过世了,那算是第一次接触死亡。那时还小,完全不明白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出殡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大多数人戴着白孝帽,父亲在主事人的带领下,完成各种我看不懂的仪式。父亲哭得很伤心,一把鼻涕一把泪,鼻子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随着浩浩荡荡在送葬队伍,几个人抬着奶奶的棺柩,向田里祖坟去安葬。记不得我当时什么心情,肯定是不懂得伤心的,也许看到父母的嚎啕大哭我也跟着哭了吧!从此之后,家里就没有了奶奶。
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是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鲁冰花》,里面有一个镜头是从棺材里往外拍的,当钉上棺材盖屏幕完全黑下来并配上钉钉子的声音,当时记得很清楚自己突然感觉死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从那以后,你就在那个幽闭的小空间里被埋在土里,没有了与任何事情的联系!另一部电影已经记不清名字了,好像是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从小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当时的镜头也是从埋葬人的坑里往上拍的,一锹一锹的土从上面扔下来,远处是几个大人拽着那个挣扎着尝试扑向母亲棺材的泪眼婆娑的少年,他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我感觉失去亲人的那种无助,这个镜头也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每次听到有人谈论和死亡有关的话题,这些场景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真正经历自己亲人的死亡是在2012年正月即将结束的那个冬天,已经在床上躺了两年多的父亲自那年春节前就不太好,老是发低烧,后来找社区医生到家里来诊治,让我们做好思想准备,只能给开一些退烧的药,虽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忠告,却也无计可施。一个周五的傍晚,下班后像往常一样,我去帮母亲给父亲换完纸尿裤,和母亲聊会天、处理妥当后回到自己家里,平时没有事,我就可以在家里睡觉了,然后第二天一早再过去处理一下换尿裤、擦洗身子等杂事。可那一天晚上这种规律的生活被打破了。九点多,母亲喊我了,说父亲快不行了,让我过去帮助穿衣服。父亲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已经意识不是很清醒了,母亲一边安慰他,一边给他穿衣服,穿好衣服,母亲开始准备一些让父亲“路上”带的小饼,准备妥当,塞在父亲的手里。然后我们静静地守在父亲身边,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弱,最后平静地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我去摸他,发觉他是冰冰的,已经没有了体温。想到晚饭时还食人间烟火的父亲此时却要烧纸钱送他,我的眼泪像是断了的珠子一样,止不住地落下。很长时间,每次在超市看到经常给父亲买的那个牌子的纸尿裤,我心里都酸酸特别难过,而且总是不能接受父亲已经离开我的事实,总有父亲还在的错觉。到了墓地,才知道以后想念父亲也只有到这个地方来寻了。
人生真的是有太多各式各式的苦难,对于人生我想最好的祝福也就是简单的六个字:健康、平安、快乐。健康是一生无病,平安是一生无灾,快乐就是一生无忧,这简单的六个字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又有多少被过眼烟云般的功利蒙蔽了眼睛和心灵的人,一生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我希望所有我认识的人都能一生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