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柒柒跟大家讨论了孩子专注力的来龙去脉。
那么怎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专注力培训机构,家长群里经常会有宝妈讨论要不要带孩子去参加。
柒柒建议家长在选择机构的时候要关注课程本身是否系统科学、关注课程开发团队的资质,而不要只看到宣传的噱头。
提升孩子专注力最重要的是耐心,试图通过几节课,孩子的专注力就有质的飞越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不用去机构,在家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下面柒柒给大家介绍三个技巧帮助孩子在家提升专注力:
1.音乐可以提升专注力
每天练习某种乐器10分钟或者从小学阶段坚持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对孩子的专注力提升非常有帮助。
很多年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集中精神,顺利通过主科的测试,美国不少中小学撤销了很多艺术类的课程。然而根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艺术的教育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专家已经在教育学和神经学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跨学科的领域,波士顿大学的教授和哈佛大学教授一直在研究一个课题:学习乐器的孩子在学习其他科目时的表现是怎么样的?他们发现:花少量时间在练习乐器上的孩子的确能够让他们的大脑结构发生变化,学习音乐对大脑的发育有积极作用。
学习乐器除了可以提升孩子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学习乐器的过程本身就是设定目标的过程、坚持聆听的过程、克服困难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最基本的练习题。每天练习10分钟,就能够培养孩子越来越专注,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当然,如果我们家里不具备让孩子练习乐器的条件,我们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合唱队。
合唱队是非常好的抓手,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的声音就是最天然、最好的乐器,孩子在唱歌的时候不仅要自己唱,他还需要用耳朵听,他还要分辨不同的声部,他还要注意伴奏,他还要注意指挥等等,而且每次合唱队的训练都要持续几个小时,这是一个很好的注意力训练的机会。
2.少吃甜食多运动
台湾学者研究发现,有的孩子到了夏天喜欢喝冰可乐,可乐中咖啡因和高糖作为兴奋的成分就会使得孩子亢奋,从而降低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所以家长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控制住孩子的饮食习惯。
管住嘴,之后就是迈开腿了。美国芝加哥一所高中进行了一个实验,它们的孩子每天第一节课之前多上一节体育课,这所中学坚持了17年,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之后很多所学校都进行了效仿,并把这门课称为“学前准备型体育锻炼”,也叫“临时体育计划”。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神经病学》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中说:“每当孩子进行过体育锻炼后,儿童学习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也会更好。”所以柒柒给大家一个建议,孩子晚上有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们不妨把它拆成几个部分,中间穿插一点“学习准备型体育锻炼”,保证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3.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做事还容易丢三落四,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稍微低龄的孩子还会表现出精细结构差,比如纽扣扣不上等。以前人们会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 给孩子打针、吃药等,但是并没有效果。
直到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艾瑞斯,他发现3到13岁的孩子中,有10%到30%的孩子出现过上述症状,容易出现专注力差、学习障碍等。
研究人员发现这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教育问题、性格问题等,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的问题,是一个感觉统合的问题。
感觉统合就是我们通过耳朵、眼睛、皮肤等器官所接收的大量的信息需要经过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使整个机体有效地去运作,比如触觉敏感低的孩子,他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就比较弱,因为大脑不能过滤到那些不重要的信息,这时候孩子就会表现的很好动,情绪很不安。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为孩子失去了玩伴,而且由于家长过分呵护,孩子失去了很多摸爬滚打的机会。
早产、剖腹产、怀孕时用药等也是导致孩子感统失衡的主要原因。感觉统合失调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但是由于大脑内部各结构之间的平衡性差,影响了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了言语的表达,影响了人际关系等。
结语:以上就是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的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或者升华,挖掘出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方法。目前来说,在学校、在机构,因材施教还停留在概念上,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专注力差只是表层的表现,家长朋友们要避免治标不治本。在进行专注力训练时,耐心是基石,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做父母是一件需要长期学习的事情,希望我们一起为育儿终身学习。我是柒柒,喜欢的话欢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