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的催花 之路2018-11-29

菏泽牡丹的“催花之路”

凝香牡丹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所谓“催花牡丹”,是指运用高科技促成栽培技术,打破牡丹的自然生长规律,随时反季节盛开。菏泽的催花牡丹起源于清朝时期,牡丹的催花一般在春节前进行,催花技术早已炉火纯青,可催花的牡丹品种已有上百种。

一枝牡丹,历经夏的沉默和秋的积淀,借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在冰雪中绽放,给数九寒冬带来融融春光。凌寒独自开,哪一朵牡丹的背后没有一个激荡人心的传奇!

自明清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移至菏泽以后,无论是南方室外催花还是北方温室催花,菏泽始终占据支配性地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菏泽温室催花走过了一条异常艰辛的探索之路,也留下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今曹州花,可以火烘开者三种:曰胡氏红、曰何白、曰紫衣冠群。”这段话见于清朝余鹏年所著的《曹州牡丹谱》。寥寥数语,蕴含了很多信息:催花的方式——火烘,催花牡丹的品种——胡氏红、何白、紫衣冠群。而且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菏泽牡丹催花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清朝。

1985年3月,为扩大菏泽牡丹知名度,菏泽市在北京举办以牡丹为题材的菏泽牡丹书画展。为烘托展览气氛,决定在书画展上配展菏泽牡丹。那时候,在菏泽现代历史上,还少有北方温室催花成功的记载。

据菏泽老花农回忆,从清朝嘉庆年间,菏泽赵楼村就有花农“下广”。从道光时期至民国,“下广”的花农越来越多。在当时的菏泽,不仅赵楼,赵王李、邓庄、王梨庄、琵李、高庄等村的花农也纷纷“下广”。广州人爱花,他们称牡丹为“富贵花”,“大胡红”被他们称为“大富红”或“大火红”。每年春节,广州家家户户都要摆花,如果家里没有几盆牡丹,他们就认为新的一年里做生意不红火,财源不旺盛。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无论是下广催花还是温室催花,都近于停滞,偶有出现,数量也极少,质量也较差。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牡丹春节催花逐渐发展起来,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1974年 至 1976年,菏泽年年都有花农“下广”,但由于人员经常变动,催花经验没有得到系统总结,成花率低,叶片小,花期不稳定。

1978年春节,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举办了“中国牡丹花展览会”,2000盆菏泽牡丹经花农的精心管理,准时开放,雍容华贵的牡丹吸引了40万观众。此次展会,后被誉为“牡丹盛会四百年首见。”

1979年春节,菏泽牡丹再次于香港展出,轰动了香港花市。在这期间,菏泽多名牡丹技师先后参与下广催花,并逐步掌握了催花技术,为菏泽下广催花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89年农历腊月廿六,催花牡丹含苞待放,原菏泽市科委主持,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了 “菏泽牡丹在广东催花研究”课题鉴定会。赵孝知结合“下广”催花经验,做了有关催花牡丹的报告,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后来,菏泽“下广”催花研究课题获得全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菏泽目前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反季节催花经验,使“花随人意应时开”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菏泽催花牡丹也“红遍”全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4.22(周六)菏泽牡丹园+古今园+.冀鲁豫革命纪念馆一日游 (车费60元+牡丹园30元+古今园锦绣江山...
    天蝎独舞阅读 3,093评论 0 2
  • 前面2天瘦一斤,中间去上海学习5天,打乱我的减肥计划,回来后继续坚持,发现这个星期才瘦了2斤。看来瓶颈期还是有的。...
    南宝宝妈阅读 1,137评论 0 0
  • 发现商机,并构建出能赢利的业务,是种能力。 这种能力,或者说商业头脑,是需要持续锻炼的。 一方面,可以多进行思想实...
    ITJason阅读 1,449评论 0 0
  • 蝶恋花 · 七夕独唱 独伫村头风细细、望极山头、缈缈星光动。节色冷气侵我心,犬吠暗夜寂寥步。 拟把孤月揽怀中,暗...
    长弓凌阅读 1,319评论 0 0
  • 给定两个数组,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它们的交集。 示例 1:输入: nums1 = [1,2,2,1], nums2 ...
    Eddiehe212阅读 3,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