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D388: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

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388《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二十五卷-10

曲突徙薪

霍禹、霍山等家中多次出现妖怪之事,全家人都非常忧虑。霍山说:“丞相擅自减少宗庙祭祀用的羊羔、兔子和青蛙,可以以此为借口向他问罪。”

于是,霍氏密谋让上官太后设酒宴款待博平君王媪,召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及其属下作陪,然后让范明友、邓广汉奉太后之命将他们斩杀,乘机废掉汉宣帝,立霍禹为皇帝。

密谋已定,尚未发动,汉宣帝任命霍云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就在此时,霍氏的政变阴谋被发觉。

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逮捕。霍禹被腰斩,霍显及霍氏兄弟姐妹全部被当众处死,与霍氏有牵连而被诛杀的有数十家。

太仆杜延年因为是霍家旧友,也被罢免官职。霍皇后被废,囚禁于昭台宫。

汉宣帝下诏,将告发霍氏政变密谋的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封为列侯。

其中杨恽是前丞相杨敞的儿子,金安上是前车骑将军金日磾弟弟的儿子,史高是史良娣哥哥的儿子。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徐福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未加采纳。

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

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

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然的话,会发生火灾。主人默然,不予理会。

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

在救火中被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按各出力大小依次就座,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

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

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

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不必划出土地分封列侯,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

现在事情已然过去,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

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感思:霍禹、霍山等人策划的这场“谋反”,显得极其幼稚可笑。

他们提出的借口:丞相魏相擅自减少宗庙祭祀的祭品(羊羔、兔子和青蛙),并想以此为由发动政变,废黜汉宣帝、改立霍禹为帝。简直如同儿戏,毫无政治谋略可言。

欲借太后设宴诱杀大臣,再废帝自立,既无军队支持,也无朝臣策应,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幻想。霍光虽权倾朝野,却未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子孙只知骄奢,不懂权谋。

霍氏的覆灭,印证了《左传》所言:“骄奢淫逸,所自邪也。”霍光虽能谋国,却不能谋家,子孙无德无能,终致族灭。

霍光死后,汉宣帝表面上对霍家恩宠依旧,实际上却在逐步削权:调离霍氏亲信,如霍云被外放为玄菟太守;提拔魏相、许广汉等非霍氏势力,加强皇权;纵容霍家继续作恶,使其罪行积累到足以服众。

徐福三次上书警告霍氏必亡,宣帝却置之不理,这并非昏聩,而是帝王心术:他需要霍氏自己走向绝路,才能名正言顺地铲除他们。

汉宣帝的隐忍与清算,展现了帝王权术的冷酷:真正的猎手,往往以退为进,以纵容为杀招

曲突徙薪”的寓言在今天依然闪耀智慧光芒。

因为人性使然,人们更关注眼前、可见的危机,而非潜在的隐患。因为利益冲突,预防措施往往触动既得利益者,阻力巨大。因为功劳难显,预防成功的案例往往“无事发生”,无人喝彩。

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在灾难中力挽狂澜的人,更是那些让灾难永不发生的人

但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人类总是更崇拜“救火英雄”,而非“防火智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