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篇文章《读了600本书后,我改变了读书的方法》,目前的阅读量已经突破了1500,是我所有文章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同时关注量、点赞数和评论数也是最高的。
非常感谢简书的朋友们,你们的鼓励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再接再厉写出更多关于读书的好文章。
这一次的文章以及之前一篇讲《跃迁》这本书的文章《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都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通过这两篇文章获得的反馈,让我认识到:相比我写过的其他类型的文章来说,关于读书类的文章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所以我决定今后多写一些这类的文章,分享一些我正在读的书、对于读书的心得、方法以及读书的心路历程,把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出来,写进文章里。
同时我也打算写一些关于读书学习曾踩过的坑,希望朋友们以后遇到这样的坑时,能够绕过去,节省一些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能够更便捷快速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梦想。
这一周的时间,我一共画了5张关于《读懂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文末会附上我画的5张导图)。当我画出第一张思维导图的时候,将近有一半书中的知识点已经被我遗忘了,还有一半的知识被我记混了:原本第二章的知识点,被我记成了第五章的。
这时我才突然一下子醒悟到,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过去那种读书的方法根本记不住书上所讲的内容。书上的知识没有存储在大脑里形成知识库,所以真遇到问题的时候,想思考解决的办法,但大脑的知识库里根本没有,更别说提取了。这才是导致读书无用的根本原因。
通过不断地画思维导图和翻书,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对整本书脉络的把握也更清晰了,这才真正体会到读懂一本书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能够理解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表达什么,能够把书本中的这种线性思维,整合成一个人正常的表达方式。
就像作者从书中跳出来坐在我的对面,跟我娓娓道来书中所讲的内容,感觉这本书是“活”的一样。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整体结构梳理,能够找出一些作者在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思想。
比如,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还是按照章节的顺序来画思维导图?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按照章节的顺序画,但作者还说,他不会全部按照目录中的章节,刻板的去画思维导图,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
表面上看好像有点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整体上符合整本书的章节顺序,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角度,找到每个章节有价值的部分,把它画下来。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所以,如果是过去那种单方面求速度的读书方式,是不太可能找得出这种关系的,更可能连这个矛盾点都发现不了。
读书的速度一定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
最近还看到一本有意思的书,叫做《学会吃饭》,乍一看觉得很奇怪,除了一两岁的小朋友可能在学习如何吃饭以外,能识字看书的人还有谁不会吃饭呢?
不过读了这本书之后,才体会到,其实我们真的不太会吃饭。我们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却缺少了一种食物在嘴里细细品味的感觉,只是不断地往嘴里塞东西。到最后吃了些什么——不知道;什么味——不知道;自己吃多少就饱了——也不知道。
读书也是这样,越来越快,到最后读了什么——不记得了;理解了哪部分内容——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不清楚。
学会读书的细嚼慢咽,我们才能从书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真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一起来读书吧!
5张思维导图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