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混的不如意,是因为你把自己看得太重

《沧浪之水》,五一假期读完这本书,内心不只是被震撼,而是变得通透。活了三十多年,某些看不懂的世事、想不通的社会规则,居然一下子迎刃而解。

作者阎真笔下的池大为,从偏远的农村走进体制,一味地为守护自己的尊严,不愿低头做“狗人”,被打入边缘部门冷落六七个年头。

年轻时热血方刚,孤身一人可不管不顾,做个“清高”人。可结婚生子后,才发现没钱没权难以生存。

一家四口挤在没有厨房的黑暗筒子楼、没关系帮妻子董柳安排在省医院工作、孩子一波烧伤连找个车送都没人帮忙、找行政科分新房总被职级高的人捷足先登……

现实的种种残酷,让池大为看清了生活真相。他明白一个道理,想赢得自尊,必须放弃自尊,以柔弱无骨的姿态进入这个弯曲的空间。

只要你想以站的姿态活在这个世界,无论开悟早晚,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最终,池大为决定做个适生的人。

他在卫生厅一路高歌猛进,人生如同开挂,从办事员到科长、副处,再到处长、副厅,直至厅长。

这本书和同类的官场小说有本质区别,池大为的任务更贴近现实,“学生气”的教条主义遇到职场生存的潜规则,这不是表面的格格不入,而是人和内心的消耗斗争。

看不惯别人“吃里扒外”,自己不屑一顾,甚至怪话讽刺。可看到别人升职加薪,靠权利地位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却心生妒忌,眼红的厉害。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火起来的“孔乙己的长衫”,所谓放不下的“尊严”,其实是在掩盖自己“做不到”的恐惧。

关于职场潜规则,被现在的人妖魔化了!进入职场犹如鬼吹灯的下墓寻宝,稍不留神便被掉入陷阱一命呜呼。

当下不少中年人混迹职场十多年,仍停留在基层岗位,这些人就是觉得职场政治太烧脑,每天看别人脸色做事,心里别扭,不愿俯首称臣。

他们简单地认为做好自己的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结果呢,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

《沧浪之水》有两段话,每天读上几遍,总会让迷茫的人清醒,让清醒的人更加清醒。

“人最大的敌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这么多年的事实证明了,自己按心愿去做的事,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只有使自己难受了,别扭了,才是希望所在。说是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话,一个温柔的骗局。一个人必须依据实力与他人对话,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到中年不如意,不怨社会怨自己。在职场中,没有你眼中评判的坏人和好人,只有适生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