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读书人的故事

两个读书人的故事

蔡宏伟

1892年5月,晚清壬辰科的进士名单上,赫然罗列着汤寿潜、蔡元培、唐文治、叶德辉、张元济等尔后均在历史上有过或大或小作为的人的名字。由于时代大浪的淘洗,这些同年兄弟“知唯春秋,罪唯春秋”,都用自己一生丰富的经历,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份可资参考研究的人生答卷。这里我们单说说嘉兴张元济与长沙叶德辉这两个老读书人的故事。

按照惯例,读书人萤窗雪案,苦读十载,金榜题名后,便是蟒袍加身,为官作宰。叶、张两人也不能免俗,都在北京城风光了几年。但读书人的习性毕竟与官场的痼疾有些抵触:叶德辉无法适应日趋维新的政治气候,索性“谢荣归里”,在长沙做个半仕半隐的读书人;张元济主张革新,积极参加戊戌变法,结果“官”没做稳,落了个“革职永不叙用”的下场,在离乡不远的上海从事“新学”。应该说,作为读书人,叶、张这两位同年兄弟,较之汤寿潜、蔡元培,书生气都未免重了些。

尔后的几年,张元济仍旧在“新学”的道路上疾走。最后的结果是,他终于坚决地拒绝清政府要他复职的“征辟”,不再做官,只想做事。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商务印书馆这份煌煌巨业,出版界有了张元济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如今,他的故里,为他修造了“张元济图书馆”,乡亲们视之为乡贤,谓“菊生先生虽死犹生”!

叶德辉的进士功名是在1910年因为囤积稻谷引发灾民抢米风潮而被朝廷削掉的。好在他做官的瘾不大,乐得继续在家中做学问,偶尔也做些生意,赚点铜钿。不幸的是,这位叶老夫子,他还以为自己生活在乾嘉年间,未能睁眼看看时势,哪怕从他的同年兄弟张元济那里打探打探一些情况也好!这种关起门来做学问的人生的最终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了。

1927年4月11日,富有革命精神的湖南长沙农民在一次农会活动时,请叶老夫子写副对联。这位脑袋冬烘,思想守旧,脾气倔强,才华横溢的前朝进士公,落笔便成:

农运方兴稻粱菽麦黍稷一班杂种;

会场扩大马牛羊鸡犬彘六畜满堂。

还不过瘾,加横批曰:

斌尖卡傀

意谓不文不武,不小不大,不上不下,非人非鬼。

叶老夫子便于此日被农会“处决”。这事的直到今天的影响是,叶进士的学识见解以及大作《郋园全书》,即便在学术界也是十分忌讳的话题。在长沙乡亲们的心目中,叶德辉是“死有余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ok中国平遥古城 十二点半左右回到绵山脚下,我们打的直达平遥城,虽五十公里付款170元(据说打表有猫腻)但毕...
    东方龙刘有龙阅读 1,612评论 0 0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点30分 就寝:21点2分 现在晚上有点热了,宾馆的床和被子都比较厚,睡觉需要开空调了,也...
    坤道率然阅读 1,878评论 0 0
  • 2019.5.8日颐堤港观影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
    Reacher5阅读 3,552评论 0 51
  • 不以身微输志气 向来自重赢前途
    墨者永在行阅读 1,079评论 0 1
  •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路遇见,一路分别。 而有些遇见,就像一阵风遇见了一片云,风吹云就散了;有些遇见,就像一溪水流,...
    胡霞_60cd阅读 3,4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