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少离多,大部分家庭的常态

    今天下午去村委会提交申请,又去卫生院做了健康申报证明,各部门都挺配合我们这些外出工作的普通老百姓,很快就办理好了。其实办理的时候,心里还想着流程要是再慢点就好了,就可以有正当理由跟公司说不能正常复工。

      从16年到现在,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今天是呆在家里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往一整年呆在家里都是不到10天。我是在外省上的大学,毕了业想着离家近点,就回了本省省会工作,平时工作也是比较忙,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回家看看父母,有时间闲暇之余想想家人就觉得好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明明工作地方离家也就300公里,但是一年回家次数不大于3次。

      在我们老家,普遍现象就是年轻劳动力要外出打工,只有到年底的时候才会有团圆的时刻。自古以来新年和元宵节,中秋节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现在往往只有新年才能聚在一次。起初刚刚毕业对社会有很大的新鲜感,在外漂泊也不觉得难过,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每逢佳节备思亲的感情就越来越强烈。

    今天晚上妈妈特地把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分类装好,慢慢的一大袋,足足有一个行李箱的量,其实去了外地也吃不了这么多食物,但是还是得拿着,不然老母亲总觉得闺女在外吃不好,穿不暖。为了让她放心,都得拿好,一样不落。小时候就算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背得再滚瓜烂熟,也无法感同身受,只有长大了要出远门了,才会真正理解诗里的涵义。

      明天一大早的车,母亲还要早起做早饭,煮饺子,既是团圆饭又是离别饭,希望明天出行一切顺利。

      最后希望所有的老父母都健康长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