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了一眼这本绘本的封面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忍不住去想翻一翻
封面上的妖怪山三个字,在光线底下还散发着闪闪的蓝光,透入了一丝诡异的气息,画面中三个小孩朝我们的方向跑来,会跑进一片怎样的森林?
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作者的题词——“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妖怪山。绕开它,还是跨越它?”
让我想到了,就像唐僧师徒四人想要取得真经就必须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一道坎。主人公究竟是征服了它还是被它所征服呢?悬念与伏笔的设置构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随后,作者把小女孩夏蝉失踪的事实透入给读者:“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除了她三个最要好的朋友。”同时又交代了关于妖怪山的吓人传说。这个谜团式的开场,潜移默化中脑海里已经出现了种种“恐怖”的画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想搞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本书讲述的是叫夏婵、虎牙、笛妹、野狐四个九岁的孩子们的故事。他们住在一个村庄里,村庄旁有座叫妖怪山的山。整个山的感觉就像随时会有妖怪出现似的,草堆里还露出一双眼睛,白天都显的很阴森,有一次小伙伴们在山里玩,玩到一半,夏婵一脚踩空,掉进了裂缝中,身体被卡住了裂缝中,动弹不得,这时,远处传来了一声:“妖怪!小伙伴们因为害怕而抛弃了夏蝉,而夏蝉不幸变成了一只小妖怪,伙伴们每天活在内疚不安中。过了一年,伙伴们收到了夏婵的一封信,于是又前往妖怪山,因为大家都没忘记过夏婵。
终于,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救回了自己的朋友,弥补了那年的过错。而她也并没有怪罪他们,他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她原谅了他们,而另外三个孩子也在心里宽恕了自己,因为他们选择跨过了自己心中的那座妖怪山,那四个孩子真正地长大了……
当我看完后感慨良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他们怎么能忘记夏婵呢!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天都没忘记过她。明天,当然要去妖怪山了!尽管害怕被妖怪抓住,但他们不能不去。去年夏天,就是因为他们把夏蝉一个人丢在了妖怪山,她才变成妖怪的。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安和内疚。它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司马光的人,在院子里玩时一个小孩子掉进了水缸里,大家看了,吓了一大跳,就都逃光了。司马光则拿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了一个大洞,小孩顺着水流从洞里掉了出来,最后终于得救了。司马光得到了表扬,而逃跑的人呢?内心一定很愧疚
这张图是绘本最后一页,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图。
夏蝉和他的父母紧紧地拥抱着,这个拥抱蕴含了所有的情绪:从开始的担心,到绝望,再到后来的喜悦。大人们没有问后来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似乎很欣慰。
在我看绘本的时候有很强的代入感,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那样的情境中,那样的年纪,如果我们是那三个小孩,也许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因为恐惧,因为害怕,会逃避,会退缩,会忘记自己的责任。
故事中的转折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转变,哪怕依旧怕的要死,还是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坚定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坚决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因为我们心中依然是住着天使的小孩。
在面对并接纳真实的不完美自我的同时,我们慢慢地获得了成长的勇气和力量,最终才有可能战胜心中的那只“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