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端午,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但是,人们大多数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甚至现在的家庭都不会有包粽子的景象。不是因为大家觉得包粽子有多麻烦,主要还是缘于人们对节日文化的感情和认识有了转变。

当我和同学们听到端午节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粽子、屈原,而是放多久的假;当我对妈妈说我想吃粽子时,妈妈并不是买回材料在家里包,而是从菜市买回几提粽子;当我问周边人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挂艾草时,塞来的却是一句:“上网查呀。”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符号涵义,几乎已经彻底被颠覆。如今的端午节,似乎已不再具备丰厚的文化意蕴,而是变得非常浅薄和实际。节日的气氛在农村地区稍微还留有一点,但那些平日里忙得喘不过气来的城市人,根本顾不上关心端午节的节日文化。

而我想说的是,端午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这么久,这其中的文化一定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首先,端午的起源最常说到的就是为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其次,端午的习俗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划龙舟这一中外皆晓的活动我一定要重点介绍。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这些端午习俗,不仅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趣味,更提醒着我们文化的重要性,更别提是我国的文化,难道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应该了如指掌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们联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划龙舟。其实在...
    魔王_Archenemy阅读 5,636评论 0 10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好词~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
    静语微文阅读 8,469评论 0 29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
    晓生微言阅读 4,538评论 1 10
  • 第7辑 浓情端午飘粽香 黄石市龚家巷小学小风筝班 2017-6-9 卷首语...
    木铧犁阅读 5,859评论 0 9
  •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老男孩》 时光匆匆,转眼2016...
    育萍阅读 3,211评论 2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