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饭的时候,阿姨小周说,她所在的公司要解散了。
疫情期间,小周在家呆了几个月,刚刚回到北京。没想到,复工之后没几天就得到通知,公司因为一直在亏损,只好解散。
问,那你们怎么办?
她说,公司为她们安排了同一个集团的另外一家家政公司,但报酬低了2000多,正在纠结还要不要做下去。
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好,今天小周做的菜格外难吃。
02
小周是北京一家国企从湖南招来的家政服务员,属于这家企业的扶贫对象。刚来时什么都不懂,摔坏锅碗、弄坏家具的事情经常有,但工作还算勤勉。后来经慢慢调教,逐渐上路,年底获优秀员工、优秀团员荣誉,得了集团大会奖励。视频传到老家,一下成了名人。老家的妇联专门邀请她作为打工代表写信回家。如果不是疫情原因,小周在当地的名气可能不会太小。
这些小周都不看重,她觉得挣钱最重要。
到年底发现,她的卡上多了一万五。一问,是公司给的优秀员工奖励,这个数额超过了一般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小周乐开了花。
做家政第一年就尝到甜头,小周慢慢有了信心。
03
在我家工作这一年,小周读了很多书。
我的书架基本是对她开放的。中午吃完饭,她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期间可以看书学习。
开始,她对育儿方面的书最感兴趣,手里还有一个笔记本,随学随记。
后来我告诉她宿舍旁边的首图每周有讲座,周末不用工作时她可以去听。
她真的去了,听了好多养生知识后,开始对养生感兴趣。
前几天她还兴冲冲告诉我,用自己所学的养生知识治好了一位打工姐妹在医院治了好久不见效果的妇科病。
04
关于小周的去留,我不太好给出建议,今天想问问她:你在北京这一年多有什么收获?最看重的是什么? 这些给了你什么启发?
也许,想清楚这些问题,她自己会有答案。
当然,她失去的,她权衡的,她心里有的小九九,别人永远不太能看到。
有一点是相信的—开了眼界的人,以后的路一定与以前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