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星期,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辅导员团队的学生干部选拔中使用过一次。很多同学都感觉非常有启发,这里面有几个同学是我的学生。所以这个星期,我很想把这个活动在我们年级再实施一下,最好能够实现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刚好今天晚上领导原本要求我参加活动,后来又可以不用参加,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带学生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
因为是临时起意决定今晚进行的。所以原定的一些打印的资料就没时间弄了。但是之前已经和我的辅导员助理商量好具体的流程,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人员拉够就行。我带着两个辅导员助理到每个班临时挑选两个同学,告诉他们参加今天晚上的活动。我挑的同学一般都是在玩手机,没有认真讨论参加晚自习的。在这里,我充分的感受到自己那种亲力亲为的弊端。我带着两个辅导员助理去掉学生,但是每次挑到两个学生,我会自己告诉他们你们要怎么样怎么样。后来我的一个辅导员助理看不下去了,她说老师,你这样很耗时间,你到了一个教室以后,你先选中两名同学,由我和另一个辅导员助理告诉他们该怎么做?然后你再到另一个教室再选两名同学,我们俩再过来帮你跟他们讲,这样我们会节省很多时间。后来用这样的方法果然是集体的力量大。
在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之前自己座位安排有弊端,为了让一个同学更方便的给另一个同学做记录,让这两个同学坐在了一起。这样就导致整个讨论的圈子非常大。缺乏那种集体讨论氛围的感觉。后来改进了一下,参与讨论的九名同学围坐在一起,其他记录的同学围坐在另一端。这一次的效果就明显好过了上一次,而且讨论中,两个同学竟然因为一个观点唇枪舌剑,其他同学有的笑,有的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劝阻的作用,都动起来了。
学生们的表现跟我们所期待的水平还是有差异的,这个过程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很多同学表示还是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