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和妻散步在小区的步道上。两侧的花坛里,几株矮壮的杜鹃花正悄然盛开。鲜红的花朵,虽然不多,但在这初夏的浓绿中甚是耀眼。
妻一阵欣喜,凑到花跟前,小心托起一朵,仔细端详,连连夸赞它们的艳丽与娇嫩。
杜鹃花的花期一般是在四、五月。现在都人间六月了,还有杜鹃花开?是它们错过了自己的花季,还是春天遗忘了它们?难道真如我之前的小文中所说“在赶人间六月的花集”,凑着初夏的热闹?
此时的杜鹃花,在这初夏的东风里,摇曳它们的枝叶花瓣,花开花艳,花红色浓,任你的思绪飞扬,任你作无边的遐想……
02
散步一圈归来,感到有些热意。坐在沙发上小休,打开电视,看央视电影频道。此时,该频道正在播电影《杜鹃花红》。
真巧呢!刚刚看到了杜鹃花,现又碰到电影频道播与杜鹃花相关的电影。是偶然的巧合么?我有些惊奇,也有些疑惑。
《杜鹃花红》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的。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杜正云一家三代,坚守红军墓,从无墓碑,到立青石墓碑,再到大理石墓塔,三代人鼎力相传,历经80多年,矢志不渝。
我注意到,影片中有几处明显地突出了杜鹃花红这个主题。
一是红军小战士带伤爬到山坡上,看盛开的杜鹃花,并说家乡也开着杜鹃花。此时,他虽伤痕满身,生命之花即将凋谢;但他面含微笑,在红花碧草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平静和自然。
二是每年杜鹃花盛开之时,小红军的墓前都摆放着鲜红的杜鹃花。
我知道,这是导演将杜鹃花贯穿全片,既用杜鹃花的火红来表现中国工农红军理想信念高于一切的献身精神,也用杜鹃花的红艳诠释普通百姓诚实守信、诺言如山的可贵情怀。
红军小战士生命之余,留恋杜鹃花;杜正云一家三代接力护墓,年年上坟献上杜鹃花。
其实,他们正是满山的杜鹃花,花开漫野,花开花落,花落花发,恒若星辰,灿若红花。他们的精神,如火红的杜鹃花一般,寓意深远,让人仰慕,令人深思。
看完影片,其中的画面仍不时萦绕心头;那声声唢呐,以及小提琴拉奏的《十送红军》的乐曲声,仍回味无穷、荡气回肠。
03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是没有这种花的。它生长在山间丘陵,喜酸性沙质土壤。
虽在乡间田野未见它,但记忆里,对它是有好感的。
小学的老师,曾教育我们,把它称做英雄花。说它的鲜红颜色,是英雄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如同我们的红领巾一样红,如同鲜艳的国旗一样红。
好学生最听老师的话。那时的我,也就把老师的这个教育铭记在心,直至如今。
04
说起《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一定会想起潘冬子的勇敢和可爱,也会想起那漫山遍野、有如红霞一般的映山红,以及那首旋律优美的《映山红》插曲。
我也如此,对他们有一种敬仰,一种向往,一种追寻。
初次看这部电影,是在生产队的稻场上。那是地地道道的露天电影。全村的人扶老携幼,搬椅带凳,有如赶一场盛大的庙会。
影片中满山盛开的映山红,映红了人们的脸庞,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后来,又通过电脑、电视多次重温了这部电影。每看一次,对映山红的记忆就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就更深。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一经典歌词,我也能哼上几句。虽然音律不全,但却是心情的自然流露。
其实,《映山红》这部插曲,连同那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以及潘冬子、映山红,已成为几代人的经典记忆。
05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这是我每次回老家湖北,走高速时通过麻城境内,在高架桥上看到的宣传语。
杜鹃花是麻城市的市花,它装扮了大别山,也装扮了麻城市这座红色古城。在麻城龟峰山风景区,有杜鹃花海、杜鹃花溪等景点。
据了解,麻城龟峰山海拔1300多米。如此高寒山上,生长连片面积上万亩、生长周期上百万年的原始古杜鹃林,甚为奇迹。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景色之美、保存之好,体现了环境、植被与杜鹃的和谐共存,在华中地区堪称一绝,在全国也属罕见。每到花季,漫山遍野,目力所及之处,无一不是杜鹃花的世界、杜鹃花的海洋。
如此美景仙境,可惜至今未能一游。每次经过,都是步履匆匆。
“最惜杜鹃花烂漫”。“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
总有一天,路过麻城,不再错过,定去欣赏一下那满山的红艳。
顺便,也去看一看麻城这座红色古城。90年前的“黄麻起义”,就是发生在这里。那满山的红艳,是不是也浸透着一万多名在册烈士的鲜血?
06
杜鹃花红,英雄的红。
杜鹃花,英雄花。
小学老师的教导,永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