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或不抑的情欲-129

“亲密关系最大的治疗作用就在于‘去压抑’”,许老的《压抑》章节,放在防御机制之中,“压抑(suppression)这种防御机制是,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意识的,即可以认知的觉察到的(maybe cognitively aware of),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打个浅显的比喻就更加容易明白:心脏的跳动是完全不随意的,我们不能用意志的努力直接使心跳加快、变慢或停止,但是,只要加以注意,我们完全可以认知地觉察到自己的心跳。”

首先,压抑是有作用的,可以将令人困扰的问题“之思考、做决定和采取行动暂时推迟一下”,这就是老师说的延迟满足范畴的作用,属于适应性压抑。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自我否定性压抑,属于过分的压抑。这种压抑企图把“自认为可耻的、邪恶的或至少是不应该的情欲从根本上消灭掉。也可以说,当事人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某种情欲,便不得不‘上纲上线’,将那种情欲扣上可怕的帽子。”这种对欲望的否定,是对人性的反对,欲望本身没有对错善恶,只是客观存在,只有满足欲望的途径是有合适与否的分别的,因为有些欲望的满足是牵涉到了社会关系,一旦有关系的存在,就需要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越基础的欲望是越牢固的,不随着社会关系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所变化的是满足欲望的途径与社会的观念。社会的观念会影响个人的观念,比如现在的网上还有很多“戒手淫”网站,对性欲本身存在了道德判断,以及对手淫这种并不引起更多关系的正常而无损健康的方式,也存在了道德判断。从而导致一些人会产生不恰当的违禁性罪感和耻感,也害怕受到惩罚或丢脸,产生了过分的压抑,想要消灭性欲,想“把精神生活的全部轨迹都从自我逐出”,从而导致心理冲突的尖锐化和持久化,造成严重的精神痛苦和社会适应不良。

但是也不是欲望出现就要立刻满足,社会化良好的的适应性压抑(成长性压抑)是学习如何推迟情欲的表现和满足,“并不企图消灭情欲,而是肯定它们之合情合理的存在,也就不致引起它们强烈的反抗”,这是自我接受的一部分,也是接受人性,接受自我也意味着接受别人会有人性的弱点,是社会化良好的健康表现。

那么亲密关系对“去压抑”的作用,如果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人,会更擅长情绪和需求的表达。家长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的表达所表现出的反应影响了孩子对负面情绪的认知,肯定和接纳,抑或否定与控制。同时教会孩子将情绪中隐含的目的或者原因表达出来,也许情绪本身就可以化解了。良好社会化是心理健康的特点,离开社会关系独立去谈成长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