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命之学
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种植新的种子,说得非常巧妙。并不是非要拥有新的梦想,或者订立新的目标,而是“埋下种子”。将虚化为实,不仅需要坚定的期待,耐心的呵护,还需要每日如一的行动。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成就一种新的结果。不仅仅因为旧的不好或是不满意,而是我们时刻都需要自我审视,去反思,去改变。人生是一场修行,不仅需要修言,更重要的是修心,修行。
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每一个选择,确定了到达结果的距离是直线还是曲线,以及是否能到达,而其中的每一个决定,都起到了作用。不要陷入机械的命运论。知行合一的行善因,不问结果前程,因果之外还有缘在。过去走的每一步是因,未来的每一次境遇是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这个层面上去寻找,那就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我们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我们想求就能求得。我们既可以向内求得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得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正如心理学讲的,决定人生的不是发生的事,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秘密》中讲的“吸引力法则”如是说:你去想象你拥有,去相信,去靠近,去接受,宇宙会接受到你的频率,然后给你反馈,你就会拥有。
从前的那个你,等于昨天已经死了,从今以后,就从今天开始,诞生一个新的你,一定可以超越固有命数,是再生的义理之身。
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讲: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无数个点组成的。只要改变今天这个点,今后就是一个新的人。人是可以摆脱过去的困扰的,今天即重生之日。
道家有一种说法,不会写符的人,连鬼神都会笑话他。符的秘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拿笔写符的时候,要把一切杂七杂八的牵挂全部放下,一点点胡思乱想都没有。就从这个不动念的时刻下笔,放开写去,再物我两忘的世界里,一笔挥成,毫无顾虑,就能写出一张灵验的符。
行坐起卧思言,皆是在画符。求人不如求己。取得内心的宁静后,又何必去求平安求富贵。出世有出世的开朗,入世有入世的淡然。
九月十三日,我起了中进士的念头,于是,发愿行善一万件。三年后,就中了进士。
吸引力法则,心无杂念。做完善事会产生很好的感觉,持续做善事会进入一个爱自己,认可自己的好的能量循环中,能量场足够强大也就容易达成想做的事。德配上位,积善成德,当自己的德行达到一定的高度,所拥有的将会是自己渴望拥有的。
改过之法
改正过失的方法:第一,要有羞耻心。第二,要有敬畏心。第三,要有勇猛心。
羞耻心:诸恶莫作;敬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勇猛心:不消极等待,要立即行动。羞耻心,就是惭愧心,有惭愧心的人,即使造了恶业,因为追悔心的缘故,可以折损恶业的力量。如果因为惭愧起报恩作偿之心,勤修一切功德,反而因祸得福。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所谓菩萨善用其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发愿改正自己的过失,在明处须有朋友不断督促提醒;在暗处,须有鬼神监督查看。一心忏悔,昼夜不停,经过一周、两周,乃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定会有效果。
勤奋,重复,大量的练习是给每一个人成才的机会。我们下定决定做一件事,就要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来完成。发自内心的改变是最好的,在无法完成自律的时候,可以借助他律完成。
积善有方
《论语》中曾子说:“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去做犯法的事,掌握权力的人面对老百姓犯错,要有悲悯之心,更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是否出现了问题。”
别人对自己怎么样是他人眼界生活阅历造成的,自己怎么处理也是由我们的眼界决定的。从自身出发应常怀善念,以悲悯之心看待众生。当别人做错事时,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推荐几种思考的方式:
1、他为何这样做,是否有苦衷?(同理心,换位思考)
2、是否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鼓励思考解决问题的其他方式)
3、如何避免别的人活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从别人身上学习如何避免)
4、是否现有的体制存在缺陷?(自省)
历史上的福建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有“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的美誉,成为中国的家风典范。
家风是世俗之基。千年来,我国的家风类专著有120多部。历史表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即为教育,中国式教育即为人处世之道。
但他并不越级,而是私下告诉了负责的堂官。
有时候要最大化善举的影响力,让别人得到面子,自己得到里子。
佛家讲究善恶报应,如同影子跟随身体。但是,现今某某做了不少善事,他的子孙却并不兴旺;某某做了不少恶事,却家族鼎盛。
着相,着相与世俗。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你看到的一点一面;你看不到的,是苍天大海,苍生博爱。
什么叫做端、曲呢?现在我们看到这个人很老实很谨慎,就认为他是善的而肯定他,但从前的圣人宁愿欣赏有个性有原则的人。那些活得很小心谨慎的所谓好人,虽然大家都喜欢他,但由于是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圣人反而认为他会败坏道德。
不要做自我感动式的老好人,得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否则会活得很拧巴。
什么叫做阴、阳呢?凡事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就是阳善;做了好事而别人并不知道,就是阴德。积阴德,会得到上天的回报;积阳善,会享受世间的名声。名利,不过是一种福报。
阴德在于心安,心安即归处。名利不应该成为人生的枷锁,它是衡量人生福报的一种尺度。得之,坦然接受;失之,躬耕自省。
什么是偏、正呢?善事是正,恶事是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那些好心办了坏事的人,是正中偏;那些坏心却办了好事的人是偏中正。
什么叫做半、满呢?善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成就你的名声;恶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不会造成杀生之祸。
圣贤的志向,本来就是想要世上的人能够各自找到合适自己的生活,各得其所。我们敬爱世间的人,并且能够让他们安稳,就是代替圣贤使他们安稳。
稻盛和夫也有类似表述,你担多大的责任,上天就会给你多大的灵感,让你庇佑一方的安稳。志向和心胸,决定了你最终的位置。
什么叫劝人为善?生而为人,谁没有良心?只是世路漫漫,很容易迷失。我们和别人相处,方便的时候一定要尽力提醒对方,让他从迷惑,迷雾里看清真相。就好像有人在长夜里沉睡做梦,我们让他醒悟过来。这样的恩惠最为博大。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当然,也要注意:第一,失人,就是有的人我们可以和他交谈却不去交谈,这叫失人;第二,有的人我们不可以和他交谈却和他交谈,这叫失言。如果有了失人失言的情况,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智慧是不是还不够。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谦德之效
造命的是天,而立命的是自己。只要尽力去做善事,广积阴德,什么福泽求不到呢?
我们的命运如何,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天只不过是提供了造命的工具并将之具化作用于我们自身。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心之所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必有所得。很多事情,迫切追求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一旦结果不如意,难免产生怨念。与其恨不得,不如寻所得。仔细揣摩过程,感悟每种经历带给你的成长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竭尽全力的基础上,将求而不得的遗憾归为天命,天命如此,不可违背,虚心接纳。此外,更应该明白,造命的是天,立命的是人。将”积德行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是能够拜托命运的枷锁,获得福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