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点点,甚是缭乱,都想抓住却不知道怎么着手。甚至看不到天,或许都市里楼太高,路太远,雾霾太重。我们都在不停赶路,忘记了出路,在失望中寻找偶尔的满足。天,就是你的知识树。
说说我的经历,毕业五年,也算一段悠久的历史,五年前,得知查理芒格,也属有幸,被跨学科思维吸引,突然感觉接触到了一棵大树,在那之前都是些枝叶,没多少钱都忍不住买一大堆书。什么误判心理学,误判数学,都想学,好强大,是不是至此,我就可以不做错误的决定,想太多了,事实并不如此。
转眼间,脚下迎来泥潭,忘了天边星光,辗转广上北,只管脚下的路,我成了完全的经验主义者,理论是什么狗屁,两个月学会Java,跟老外一个月学会Python,又顺利学会R,Scala。实践检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知识,解决一些枝叶问题好像还挺容易的。最初还特别沾沾自喜,依稀记得大学时信息管理大作业,我们学经济的,不会写代码,好多人自学php写一个很简陋的网站,而我找了个代码,把数据库改了就拿到最高分,老师补充说明说数据库就是关键。这些其实都是偏见,随着工作的深入,理论不牢靠在后续的工作中使得我常常疲于奔命,毫无掌控力。今年幸遇认知写作课,明白了一些降低人生复杂度的方法。下面,根据小伙伴们的提问,谈谈我的一些拙见,特别感谢我的对谈伙伴。
Q1:你了解很多学科,那他们之间有没打通的感觉?
答:经济学,统计学,还是网络科学,社会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不再偏执于确定性,理科生或者应试教育给我们种下了对确定性的偏执。而新科学的发展,很多都是基于拥抱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致性和完备性的冲突吧,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发展有赖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发现则有赖于少年时对“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何要说实话”疑问。这些冲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我们需要早一点接受。比如我试图探索人生的自由度,同时也知道要学会应付复杂度。而网络科学是可以来解释这些复杂性的新兴科学。上认知写作课的时候发现原来认知科学以及这么发达,更新鲜是网络科学,神经网络,神经元突触他们之间的联系原来早已打通。
Q2:演绎法跟五大元学科有什么关系?
答:演绎法是说我们要学会从树根去尝试演绎出整棵树,阳老师总结的五大元学科是这个时代下,可以长出整片森林的那五棵树。说到演绎法,我经验里最有趣简单的是读学科历史,所谓读史可以明智。我看过HBO的罗马剧集了解罗马,看《浪潮之巅》了解技术公司史,看《创世纪》了解香港...,读史也是了解内隐知识的方式。
Q3:五大元学科既然这么重要,从哪里入手比较好?
答:我建议是从编程入手,但每个人境况不同,从写诗入手也不错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写诗的重要性,上过写作班的都知道,阳老师讲时空变形,这个东西是可以大幅度提高你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审美和品味,而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品味是很重要的,扯远了,透了点小秘密,有趣的东西多了去了,其实这也是为何我本来准备学完两月写作课就算了,一不注意这四个月周末都没逃离开智的魅惑。然后主要说说编程,毕竟是我的老本行,编程是易于得到反馈的,因为有github,stackoverflow这样的类似学习共同体氛围存在。你可以小步快跑,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可以通过程序模拟很多事物。
谈了些赶路和看天的事儿,在一个社群里,多输出才能给自己定位。你先体验和感受到什么是比较随机的,而多看看天,方能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走得更省力,更易发力。繁星点点,很快你会知道该先抓住哪些。
---我在社群一次直播的文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