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父母都重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以便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赢在起跑线上。
也有的父母,还并不了解什么才是“内驱力”。但是如果这样来说,可能会让你更清楚的了解它的含义。
比如为什么有的孩子到家就可以自主完成作业,而有的孩子却需要父母在身边陪岗。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会专心学习,有的孩子却会偷偷开小差。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新的技能,有的孩子却讨厌挑战自己。
是什么造成孩子的差异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内驱力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需要父母或老师的督促和提醒才能进行学习,就是缺乏内驱力的表现。
拥有内驱力的孩子,即使没有外在的奖励或者诱惑,都可以用积极和热情的态度去做该做的事情。
那怎样做,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首先是培养孩子归属感: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以及理解和包容;其次自主感:让孩子拥有决定权,选择想做的事;最后是胜任感: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给予尊重。
1、归属感: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以及理解和包容
孩子从有意识开始,就有强烈的归属感,这也是孩子的精神支柱。需要父母的共同付出,让孩子体会到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比如幼儿期,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爸爸妈妈只属于自己,对父母充满依赖和信任。大一点时,孩子会以家庭为中心,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开始主动的投入到小家庭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没有精力自己照看孩子,选择把孩子让家里老人抚养。
所以很多家长在放下孩子独自出门时,孩子都会放声大哭,“妈妈别走”,“妈妈你不要我了吗”,让孩子感受到被抛弃的感觉,也缺乏了对家庭的归属感。
那怎样才能有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呢?
看了姐姐的做法,不禁想尽快的分享出来。
在孩子小时候,姐姐也和大部分人的做法一样,把孩子给家里老人照顾,自己在家或公司熬夜加班。但后来她转变了想法,把孩子接到了身边,自己来照看,她是怎样做的呢?
下班回家以后,姐姐会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耐心地教她认字,并给予充分的表扬。叫爸爸一起给孩子拍美美的照片,或者陪孩子做手工,增加一家人的互动。
晚上8、9点陪孩子一起睡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关爱。早上三四点钟孩子还在睡熟,姐姐便悄悄爬起来处理工作,等孩子醒来孩子会安静地穿衣服去洗漱,姐姐在来准备早饭。
通过这样的方式,姐姐做到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通过陪伴让孩子满足了孩子对于父母的需求,也培养了孩子自理的性格。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仅做到了物质上的满足,给孩子买玩具、买零食、买衣服,给老人钱,让老人带孩子出去玩,认为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陪伴,给到孩子需要的归属感,让孩子融入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2、自主感:让孩子拥有决定权,选择想做的事
如果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孩子的心理和大人一样,都是抗拒的。因此,让孩子产生自主感,才能积极地付出行动。
很多父母都喜欢给孩子做安排,几点起床吃饭,几点写作业,渐渐地,孩子就习惯于依赖父母,丧失了自主能力。
首先,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由安排想做的事情。
看动画片、玩玩具、玩拼图,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就好。
时间久了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无聊,会主动问父母该做些什么,这时父母在给出适当的引导,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自主对事情规划的能力。
其次就是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孩子想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时,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或者做不好耽误时间,拒绝孩子去尝试,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而正确的做法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比如孩子放弃勺子用筷子吃饭,父母把筷子给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支持。
孩子有可能把衣服弄脏,或者掉在地上,但父母不要心急,又指责孩子一直说个不停,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和领悟,在加上适当的指导,最终孩子就会掌握筷子的用法,而且充满满足感。
由此可见,父母多鼓励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增强信心,孩子在做事时就会更有干劲。
最后让孩子自由创造,发挥想象力。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橡皮泥,橡皮泥可以做出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有时,大人会表示不理解,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其实,在孩子的眼中和父母的眼中,呈现出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孩子的高度行走,看到的只有大人的腿,把孩子抱起来,孩子才能看到和大人所见的一样的世界。
所以,让孩子自由创造,孩子的脑洞要大很多,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出孩子眼中的世界。父母只要给予适当地指导和赞美就可以了。
把决定权交到孩子手里,父母做的就是引导和建议,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尝试中成长。
3、胜任感: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给予尊重。
小孩子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也是人的本性,放手让孩子去做,适当的进行鼓励和表扬,培养孩子的胜任感。
姐姐在对待孩子上兴趣班这件事情上,并没有直接决定。
姐姐会经常带孩子去上一些体验课,游泳课、书法课、舞蹈课。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兴趣班。
她的女儿对每个兴趣班貌似都充满激情,到如今我知道的上过的兴趣班就有游泳、书法、拉丁舞、主持人、美术、口语课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充足的兴趣、父母的支持、加上自己的选择,会让孩子更用心的学习,也增加了自己的责任感。
在外人眼里,姐姐家女儿真的是一位出色的小才女,小小年纪能说会道,样样精通。
因此,父母可以给孩子尝试的空间,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爱好,支持孩子做出的选择。
最后,通过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拥有话语权,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拥有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从而培养出孩子强大的内驱力。
孩子带着好奇心、兴趣和父母及他人的关注,主动走在学习和不断成长的道路上。
这种内驱力,才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教育而烦恼,不妨培养一下孩子的内驱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