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两分钟,平复焦躁的心情,让念头一个个升起,感受大脑中的胡乱,到底有什么念头,写出来。
写出的文章不仅仅可以让别人看到,也是自我的反思,自我对话,梳理思路,改正错误,成为更好的自己。
念头1.机会
不提前准备,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来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来了,机会走了,反正没我什么事。没有能力去把握机会,没有提前准备,没有总结,没有反省,没有………
对厚积薄发这个成语,反复打磨,终于有了清晰准确的理解。
句意: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办好事。自我理解:大量的准备,大量的积累,经验总结,才能办好事;有一百分的准备,能做好三十分的事;反证:我们不是一比一的输出功率,都是有损耗的。大多数人在台下讲话自如,一上台就结结巴巴的,发挥结果还不如正常讲话好,推理:只要能正常发挥出水平就能超越大多数人。不求超长发挥,只要能正常发挥就可以万幸了。
如今我不能做到正常发挥,输出损耗太大,积累又不深厚,最后的效果不是“厚积薄发”,而是“薄积微发”,甚至“薄积无发”。
积累薄弱,甚至没有积累,造成没有结果,没有什么能力,眼睁睁看着机会的来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在看着。
念头2.工作。
工作一天,回想一下战果,今天很顺利。上午安装好两台,下午一台拆装完成,另一台拆好。
思考工作流程,干活的过程中启动元认知能力,分析工作流程,引入概率的概念,评估工作风险,进行风险把控分析。
在交谈中,感触情感的流动,封闭落后的自己要张开伸张外界的“触手”。
变得更加敏感。
敏感性:对外界的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允许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甚至性格。
人至践则无敌,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经验,弥补自己行动上的不足,行动与思想相互印证,更高效的学习,成长。
念头3.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断被啊河追问这个问题,我脑子都快都快磨出茧子了,因为前女友结婚,深感错过而不断用悔恨折磨自己,感觉以后不会再遇到对自己这么好的姑娘了,生无可恋,天天喊着不想活,可又怕死,天天追问我“人活着为了什么?”
我说:“让生命绽放!”“实现梦想”“不断成长哦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说的被他自动忽略,继续向我追问,被问的实在太烦了,典型的只想沉溺于痛苦。
我回复:对方不想跟你说话。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一辈子有很多都事情都是临时改变目标所做的,能做一辈子的事很少。
李笑来:终身践行者,成长。
古典:成为超级超级个体。
武志红:成为你自己。
反思:不断完善,做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活出自己的样子。
你活着又为了什么?
————————
一看时间不早了,深呼吸,放松身体,开发音频,听着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