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查改“组合拳” 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同志在甘肃舟曲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问题导向,严字当头,精准分类指导,一体推进“学、查、改”,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他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和长期任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必须力戒形式主义,走深走实,持续打好“学查改”组合拳,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支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学有质量,下真功,夯实作风建设思想根基。开展好学习教育,抓好思想理论学习是基础。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意味着要深入研读党的创新理论著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重要论述,不能浅尝辄止,要逐字逐句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和实践案例去理解。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不仅是回顾成绩,更是要从中提炼出可推广、可传承的宝贵财富。原原本本学,就是要回归理论原文,不歪曲、不误解;认认真真悟,要求党员干部静下心来,思考理论的内涵与自身工作、生活的联系。结合实际学,比如在基层工作中,就要思考如何运用作风建设理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实效性。创新方式方法上,以案促学可以选取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案例剖析研讨会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不断锤炼党性、提高认识和思想觉悟,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查有力度,动真格,精准查摆作风建设问题。正视问题,找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剖析,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标对表,认真检视。在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信访反映等途径时,要建立高效的问题收集和反馈机制,确保问题不遗漏、不拖延。查摆问题突出重点,聚焦“关键少数”,就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群体,他们的作风对整个单位和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关键节点如节假日、干部选拔任用等时期,容易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关键群体包括掌握重要权力和资源的岗位人员;关键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抓常抓长,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抓早抓小,可通过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党员干部有作风问题的苗头,及时进行谈话提醒、诫勉教育,防止小错误变成大问题。
改有成效,见真章,确保作风建设整改落地。学得深不深、查得实不实,归根到底要看改得好不好。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前期学习自省、深入查摆以及群众反映的作风领域突出问题,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明确整改任务、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把集中整治同健全制度结合起来,对于一些反复出现的作风问题,要深入分析制度层面的漏洞,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当下解决的,要立即整改到位;需要长期整改的,要制定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坚持开门教育,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监督评判,将作风建设的成果切实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