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回家做全职妈妈?

儿童发展领域的专业研究认为,只有身心健康的父母才能给婴幼儿理想的照料,因为亲子关系之中有亲密的感情和割不断的血缘。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照顾孩子的那个人将成为孩子的重要客体(重要他人),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特质,成为他未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这样的理念,很多新晋妈咪纠结异常,到底要不要回家做全职妈妈?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回家的一定是妈妈吗,可不可以是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工作在对家庭的经济建设上,在未来价值上,在日后回归的可能性上,哪一个更重要?除了爸爸妈妈,还有没有理想的照顾宝宝的人选,比如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甚至受过专业训练的保姆或阿姨?

3岁以内的婴幼儿对于与亲密照料者的分离是高度敏感的:6个月大的宝宝如果突然离开妈妈被留在一个陌生人身边,他会陷入情绪压抑之中;2~2.5岁之间的宝宝如果突然被妈妈交给一个陌生的照料者,他就会变得闷闷不乐。有过这样情绪体验的孩子会表现出特别黏人(尤其是黏妈妈)的一面,因为信任感和安全感被损伤了,大约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般建议妈妈能够全职在家里照料孩子至少一年半,然后循序渐进地把负责照料宝宝的人选带入宝宝的生活。至少要用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为亲子分离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宝宝逐步熟悉保姆或其他替代妈妈的照料者。这个人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逐渐延长到家里来的时间,但不要试图直接去照顾宝宝,只是在与宝宝保持距离的情况下和他交上朋友。当宝宝接受了她时,就可以帮宝宝穿衣服或者拿吃的东西。这一步进展顺利的话,妈妈就可以离开家一会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第二天离开1个小时,如此这般,渐渐延长妈妈离家的时间。如果孩子对妈妈离开有任何惊慌害怕的表现,临时看护人就应该退避,让这个适应的进程再放慢一些。

就算孩子适应的很好,做父母的也不要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宝宝完全交给别人。在宝宝清醒的时间里,父母还是要尽最大的可能多陪伴孩子,选择有规律的工作比较好,会让孩子有秩序感。因此还有一个建议是,如果有选择,父亲或者母亲有一个人选择兼职工作会更好一些。就像工作日程安排一样,要把照顾和陪伴孩子列入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父母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为你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都千万不要忘记初心,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前半生》刚开播时,我和张先生一起看时,就说,全职妈妈又将成为一个热点了,估计又有一大波全职妈妈们开始心慌了。...
    山南的杂货铺阅读 343评论 2 3
  • 我微信你, “如何才能写好诗歌?” “嘀”的一声, 两个字“多写。” 我回了一个眼睛全是圆圈的表情, 然后自大的回...
    木子清澈阅读 115评论 0 1
  • 人生中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阶段里各有侧重。在年少的时候,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学习者是重要的身份;求学结束...
    我是Dragon阅读 349评论 4 0
  • 01 校园卡 B大的校园卡上面的照片是入学前自己传的,有的人没传就是高考报名时的照片。我在传照片前对自己进行了美白...
    安拓_阅读 667评论 0 0
  • 送给彼岸边的你 送给路上的自己
    读书少的丝瓜阅读 1,730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