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不是被迫的,是我的主动选择

我是不乖老板娘,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前些天,妈在电话里说:“你姑姑问我你咋想的,这么大还不急着找对象?”

我:“……”

咋想的呢?理由太多太多,你一定也听过:圈子太小,没遇到喜欢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这些理由都是真的,但似乎又不那么“充分”。

在几年前,这些借口还能帮自己逃避外界压力,也暂时自我麻痹。但现在再往身边一看,小姐妹们纷纷结婚生子,张口闭口“我和老公一起…”,我这才开始直面自己单身的现实。

前两天,看了一部名为《中国剩女》的纪录片,片中的主人公们是大众所谓的“大龄剩女”,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有着自己的事业,却因为“没有对象”这一标签成为了众人议论的对象。她们之中有的是相亲会所的常客,也有的变成职场女强人,但单身的现状依旧是她们前行道路上难以摆脱的“乌云”,甚至成为一种“耻辱”。

双11从光棍节变成购物狂欢,单身狗、剩斗士…各种自嘲段子,单身人口2亿+或是离婚率又创新高……什么都好,只是热闹是他们的,我还是什么都没有

回顾一下过往岁月,学生时代禁止早恋,懵懂的喜欢早早地被扼杀在成绩的摇篮里。

转眼间到了大学,身处师范院校的我依旧与恋爱无缘,大学时光在考证与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中度过,立谈之间,毕业季便到了。没有电视剧里毕业季情侣分分合合的桥段,考研、考编、考公又或是工作,剩下的只有赶毕业论文的匆忙,和看不清未来的迷茫。

恋爱的难度在毕业后更甚了些,工作后的平淡时光一笔带过,独立的喜悦和辛苦还未尝够,而后,很快的,我们也到了被催婚的年纪

“哎!我们班那个小A结婚了,在朋友圈晒了结婚照”。

“你知道吗,那个小C又换男朋友了~”

“太突然了,小D终于脱单了~”

毕业前,我们对比的是成绩;毕业后,我们又有了新的同辈焦虑,而那些“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只好一边暗自愤愤命运不公,一边羡慕别人的恋爱生活,一边又习惯性地享受着单身

不久前,朋友给娜娜介绍了一个对象,刚见过一面,娜娜便来吐槽:那男生一上来就问工作如何,以后在哪发展,打算多久后结婚要孩子,问得特细。

娜娜没见过这阵仗,有些话便说得模糊。结果对方竟直接说娜娜心思太乱,不愿意承担责任,很难定下来

“哪是我不愿意定下来,我只是想找一个兴趣相投、三观一致的罢了。”看着娜娜脸上的惆怅,我只得安慰:“没事,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你看小F不是和她男友认识了三个月就结婚了嘛。”

娜娜只是笑了笑,我也没再多说。

两个人的关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只是旁观者而已呀,我们无法知晓当事人每一分毫的感受,

太多人把结婚生子看作是“成功”和“自我实现”,认为它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

相应的,单身则被看作是“找不到另一半”、“想恋爱却不能”的一种可怜状态

其实,恋爱和单身哪有什么高下之分

恋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心力乃至金钱,却不一定会快乐;婚后的柴米油盐、扫地刷碗等一切事务的分担,工作、自我空间和亲密感的平衡,成了新的课题

单身不仅享有“一人吃饱,全家欢乐”的自由自在,还少了些许生活中的“干扰因素”,也会更专注于自我的发展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单身不是“被迫”的权宜之计,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与恋爱、结婚、分手一样,都是个人选择。

我选择一个人的碧海蓝天,也有能力担起一个人的风风雨雨。

借用《单身指南》中女主人公的那段话“你最好珍惜这段时光。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或一生中,你或许只能得到唯一一个时刻,一个你和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感情羁绊的时刻。那个你独身自立的瞬间,它转瞬即逝”。



你的每一个点赞或评论,都是对我创作的大大鼓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