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教授的是知识;育,培养的是文化。
“学”和“习”也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习是想象力的体现。
对于中国的教育,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教”非常好,“育”一般,“教”大于“育”。在“教”上,放眼世界,中国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到欧美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却未必是竞争力最强的学生。我们说中国教育出了问题,就是在“育”上出了问题。
今天看到这段话,发人思考。“教育”“学习”,也是我目前所关注焦虑的。从我自己来说,之前20年的教育,学习的知识来说,基本清零,没有再学着用着,都已经丢了,比如英语、生物专业知识、上课的基本理念规范、更不要说害怕的数学。仔细搜寻,我记得的只有零星的生物专业知识、感兴趣的语文、需要育儿的英语,没有兴趣没有需要的都如水冲过,已经了无痕迹。
但是文化沉淀的底蕴还是在的,在脸上和身体姿势上我知道有明显的痕迹。书生的酸味在做事上还是表现十足,做事情一板一眼,一定努力做到位,生怕没做好,努力完善细节,工作坐下来不敢半分偷懒。拿着自己家公司的工资,我还是会觉的“呀!一天就过了,没干啥事,就得给我发不少的工资。”
但是我也明显感觉自己身上有个圈,束缚自己。有很多的“规范应该”在束缚自己,放不开,所以总是客气的说谢谢,生怕麻烦人,总想自己价值不够,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在人群中尽力隐藏自己,但是又想通过自己的样子、价值增加存在感。怕别人太热情、又怕别人太冷淡。
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严了怕压抑,松了怕散漫,学的少有焦虑,学得多怕形成框架束缚思维,哈哈,纠结的妈。
但是今天教,教授的是知识;育,培养的是文化。还是给了我启发,我要给孩子提供的是文化的滋养。如何做到呢?书本、生活、旅行三方面。
“言传身教,”示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勤学
“志存高远,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心态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