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班级里新转入一个孩子,是自从做老师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脾气会突然暴躁,暴力,并且特别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当然,之前也有对规则无视,不尊重老师,特别爱动,或者故意搞破坏的,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像她这样暴躁,易怒,爱打滚的宝贝。在班级里拼搭玩具的时候,她突然会把玩具摔掉,或者玩具掉在地上的时候会大哭,会推搡其他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帮忙捡玩具,穿衣服时穿不好也会把衣服,鞋子都扔掉,大发脾气。老师帮她穿衣服的时候,会推老师走开或者用鞋子,衣服,被子砸老师。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将其他小朋友的头往墙上磕,排队时会突然把小朋友推倒甚至双手在孩子们的脸上抓一把,在户外活动时,像脱了僵的野马一样,根本不服管束,到处乱跑乱玩,甚至打滚……凡此种种,为了其他孩子的安全,我都想找她家长将其"劝退"了,但是我又有一个声音,要有耐心,要有爱心,每个孩子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肯定会有原因,有原因就会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我三番五次的找其家长沟通,说孩子的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想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
在沟通中,我了解到孩子的教养方式以及她的教养环境,但是,沟通中发生了一件特别让我感到难受的事情,他的爸爸在接电话后说:孩子表现不好,被留家长了……我觉得我想要和家长一起努力的心被泼了一次凉水,在家长看来,我找他们沟通成了"一直批判孩子,指责家长"……我想说:每个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着很深的"家庭影响"!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但是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家庭影响的重要性,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责任永远是"社会的","学校的"…………
于是我继续找家长交谈,沟通,企图改变他们的想法。针对宝贝的行为,我深刻和家长做了交谈,在幼儿的早期家庭教养环境中,家人肯定对孩子能做的事情,过于包办,呵护太过全面,家中有了老二之后,又对老大缺乏足够的耐心,在没有正确的引导的前提下又期待她能做到一些她本身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尽管在成人看来,这个事情如此的简单。还有就是长期的忽视,父母总是以工作忙为由,让爷爷奶奶带孩子,没有亲自抚养,却要求孩子能像想象中那样听话,懂事。
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长期的包办,溺爱,剥夺的不仅仅是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大脑的刺激,更剥夺了她做事的耐心和专注力的培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