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独处给我力量 0910

很疲惫的时候,总是希望一个人待着。

可以发呆,可以看书,可以无所事事,可以暗自哭泣,做什么都好,只要感觉自己是一个人,是简单的存在着的。

独处让我能够恢复自己的能量。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我一个朋友反正是的,比我更甚。他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的时候,就会先把自己关起来一会,让自己独处一两个小时。很快的,负面的情绪被接纳消融掉了,整个人就又重新平和起来了。

如果让我来解释,我大概会说:只要有第二个人在,整个人的能量就会忍不住的要留意,要开始思索,要开始消耗。不管这个人对你来说有多亲近,你有多么愿意与之相处,都还是避免不了能量消耗。只不过是,愿意与之相处的人,制造的能量大于消耗掉的而已。

其实能量恢复的方法很多。

我有一个同事,一旦觉得自己的能量消耗殆尽了,他就去撸铁——他的办公室里面放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哑铃,好像是25公斤?没事他就去拎两把。结果是,隔段时间不见,他的身材就从瘦弱无比变成了标准倒三角,健壮的身材配上秀气的脸,着实反差。

我一个同学大学时代接触瑜伽,从每天照着视频练,到现在定期去上瑜伽课,连怀两个娃都没让她放弃过。整个人气质如兰,看着就让人心境平和,相处极为舒适。她恢复能量的办法,就是瑜伽。

我老大是用跑步的。觉得精力不济或者可能即将不济,就麻溜出去跑半小时,边跑边听听佛音,想想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跑完了,答案有了,精神也就更充沛了。

还有一个没怎么见过的朋友,很是推崇冥想。为此推荐我诸多app,让我疲倦的时候就根据引导做一做,最好每天定时定点,晨昏省定一般坚持才好,时刻保持自己的能量充沛,大脑清醒。

我接触到的方法有限,不过大概以上几种,简单分为两类:运动的,和安静的。

运动着的,我尝试过。当人体在运动状态时,大脑反而更加的人活跃——大概是为了让大脑不要注意到身体的疲惫而打退堂鼓吧——这样大脑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很多平时没注意的想法自然接踵而至,有了这诸多想法、兴趣,实施已然迫不及待,还愁什么精力不回?

安静着的,我也试过几次。在困倦的午后,或者晚上临睡前,闭上眼睛,根据冥想app软件的引导,一步步的尝试放松自己,想象大自然的美景,借助自然的力量让全身心都进入flow的状态,飘飘荡荡,放松惬意,如同在妈妈怀抱中一样。

可能是,出生后就没怎么在母亲怀抱中多做停留过,所以,静止的方式,总觉得与自己并没有那么的契合。

运动着固然是合适的,但也因有了诸多繁杂人等,很难找到真正安静所在,难免让人精力大幅消耗,远达不到恢复的目的。

由此一来,居然独处,才是我最享受、最适合、最喜欢的方式。好在也可以自己创造很多的条件,可以有很多独处的时间。

其实,只要能够达到让自己能量恢复的目的,选择怎样的方式都好。只要适合自己,只要能够长久坚持,何必拘泥于某一种呢?相互结合起来使用,也未尝不可啊?

不是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