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曾经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人生的善.观众趋之若鹜,他们想从这位智者哲人身上明白具体的答案。然而听之后,很多观众都很失望。演讲中,柏拉图一直在讲数学,他强调不懂数学就不会拥有对事物抽象的能力,就无法去理解抽象的意义,比如人生,比如人生的善 ,因为你把这个人生的快乐很容易落实在具体的生活的需求上面。譬如说要吃什么,喝什么,拥有什么财产,或是得到什么现实的利益、名声这些,很容易陷入这种情况。
对快乐的定义,很多人很直接地:快乐就是对我有利的,让我过得开心、愉快,心想事成
人们总是把快乐当做具体的事物
和幸福一样,幸福快乐本是主观的东西
而人们总是用具体的事物或者标准去衡量,当然找不到答案
如果说满足自己具体欲望就是快乐,其实实际上人的欲望会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所得刺激却持续递减的,所以欲壑难填,人的欲望就像高山上的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失控。摧毁沿途的树木,森林和城镇,最后毁灭了自己。
所以能说满足具体的欲望就是快乐吗
如果你把快乐建立在身体的本能、欲望的需求上,那么恐怕没完没了。永远没有结束
任何一种快乐需要知识
比如看牙医,没有人愿意看牙医,因为看牙医是痛苦的,但是仍然很多人会去看,这是因为他们知道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之后会有长期的舒服。
有的人愿意享受经过痛苦后的大快乐,有的人沉浸在满足当下欲望的短暂小快乐里不能自拔。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所有的快乐一般来说都需要计算,就是我要算一算这个苦、乐比例如何,我如何接受小的苦可以得到大的乐,在里面计算。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真正的知识。任何一种快乐不能脱离正确的知识。你是否了解这种快乐的后果呢?如果了解的话,你还会选择吗?或是适可而止,或是调节自己的欲望
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不同年纪大时候的所乐和年纪轻时候的乐不一定相同,得到时候的所乐和未得时候的所乐也是不同。比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人们总是喜欢把幸福和快乐混淆
在英文中happy是动词,幸福happiness是名词
可以理解为快乐是一个过程
而幸福是一个目的
幸福是比较长久的,由于德行的修炼而显示一种稳定的状态。
柏拉图将人生的幸福分成六个层次。
满足一定的自然的欲望需求
快乐而不含痛苦
拥有知识和技能
能够让自己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社会上立足
建立好这三点
然后再往上走
明智处事,言行适当
妥善安排生活,身心灵完整和谐发展
最后做到知德合一,由内而外,合中庸之道,领悟真善美理型,即最高的幸福
~部分摘自《傅佩荣西方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