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复读生活,是孤寂的。我的数学很差,必须从头再来,还有物理,化学对我来说都是沉甸甸的。我开始一点一点的啃,一道题一道题的练习,课本都被我翻烂了。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中,累了,就看他给我的来信,温暖的语言,鼓励的话语,使我从中得到力量,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芒。
元旦将至,十多张精美的卡片装满了大信封,卡片的背面是一首又一首唐诗宋词,都是我没读到过的,我欣喜的发现他也如此热爱文学,热爱文字,他横溢的才华从那每一封信,每一个字里流淌出来,令我仰慕,令我心折。其实我是极喜欢他的,是极度的迷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很多优美的古诗句,都是那时跟他学到的。
复读的那年冬天他来学校看过我一次,阴差阳错,那次我们没见成面。现在想来,没见成的原因,是联系不方便,没有手表,没有电话。信中明明说好的约见地点和时间,终究还是错过了。
中考的那一天,他和他的同学骑车几十公里来考场看我,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只是远远的看着我,我也不敢靠近他,我怕我失控,况且当时老师同学也都在身边,我根本都没勇气与他打招呼,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去的,我进了考场,考试完,天已经黑了。
考试过后,整个暑假我一直在焦躁的等通知书,他在我脑海里偶尔也出现过,但很模糊,我知道我的前程一直占据首要位置。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我的成绩单下来了,考的相当好,进了中师中专的录取分数线。我本来是可以上中师的,只因是复读生,没有资格重报,即使被录取了,如果有人举报,还是会被清退的。那个年代,考上中师中专就等于跳进龙门,学费生活费都是全免,国家还包分配。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考上中师中专,就等于脱离苦海,成了国家人,终生都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可惜我没那个福分,最后我去了一所重点高中。
高中学费对于现在来说并不高,记得第一学期,我的学费是三十元。我的母亲把家里喂养的两只小山羊卖掉,才交上了学费。
高中生活是新鲜的,也没有那么的压力了。因为复读时基础打的牢,高一的各门功课,我学起来也很轻松,尤其英语和语文是最出类拔萃的,我的作文经常在课堂上被当范文读。课外时间很多,基本上都归自己掌握,我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