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过年习俗

小时候,初一天刚蒙蒙亮,老爸就叫我们起床在门口放鞭炮,说这叫迎福、迎春、迎丰收。

初一至初三,不准扫垃圾,不准洗澡、洗衣服,连蔬菜都必须年三十那天洗好备着。老爸说,扫了、洗了就把财气弄掉了。

初一至初三,要合家待在一起,除了邻居家可以走动,不准走亲访友。老爸说,这叫守团圆。但新媳妇可以在初二、初三带着老公回娘家,路近的当天回来,当天回不来的可以在娘家住一夜。老爸说,这是为了照顾亲家,与嫁出去的女儿团圆过春节;第二年起,过完正月十五,妇人们才能回娘家、走亲戚,因为妇人们需要在家为来拜年的亲友们招待吃喝。

年三十晚,必须做一条红烧整鱼上桌,但不准吃,初一至初三,每餐都要摆出来,初四才能吃掉,而且必须由最年长者先动筷,其他人才能吃。老爸说,这叫年年有余。

年三十那天,把猪头、猪尾熬成一大锅汤,然后全家分食,老爸老妈共一份,用大盆装,其他人各一小缽;一夜过后都成了肉冻,从初一开始吃,一直要吃到十五才准吃完,如有客人来,就从爸妈的大盆中挖出一碗招待。老爸说,这叫富日子有头有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