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发生在12——19岁左右。艾里克森正是因为对这一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差别,认识自身,明确自己更适合哪种社会角色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有连贯统一的认识。
给予青少年选择的权利是满足其自主需要的关键,有利于青少年自我的稳定和发展。
解读青春期-叛逆是好的开始。
青春期是一朵云,一行诗,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充满诗意的时期;青春期也是一场积风,一团烈火,是最麻烦的,动荡不安的时期?要了解如此矛盾的青春期需要找到捷径青春期的关键密码。
很多家长对孩子进入正青春期后的叛逆头痛不已。不知如何应对,其实叛逆是孩子逐渐摆脱童年期的幼稚,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时心里变化的外在表现,父母需要深入了解子女真正的内心需求。再来审视他们的叛逆行为。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使他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人感”,带来自我意识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他们构建自我理论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寻找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探索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加拿大心理学家玛利亚根据青少年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为二个研究变量将做同一性分成了四种状态类型不同的发展状态,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1) 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我不知道我未来要做什么?”
指青少年对认同问题不做思考或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方向未能澄清,对各种选择既没有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承诺。这种状态的青少年看似无忧无虑,甚至有点吊儿郎当,但实际上他们在用使用逃避和冷漠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自卑。心理学研究表示,长期处于同一性涣散状态的青少年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包括人和环境出现严重的适应问题。内心是焦虑,抑郁和迷茫的,通常他们的自尊很低。对自己没有信心。
这种状态也叫认同失败者。他们对做抉择没有兴趣,对价值、信念的形成更是不在乎。这些青少年似乎乐意接受新事物,其实他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因此常感到迷一代,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觉得很丧的青少年。
2) 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我要当老师,因为妈妈觉得我适合当老师。”
青春期没有通过探索各种选择来做出结果,而是被动的接受他人给予的,或选择现成的结果,非自觉地过早做出了承诺。这种孩子会成为父母期望中的样子往往就是人们认为的好孩子和别人家的好(乖)孩子的一种,他们非常听父母的话,不叛逆,也不跟家长起冲突。有研究发现,这类青少年与家庭的情感连接更为紧密,依赖程度和分离水平均高于其他青少年,但由于他们的依赖性较强,比缺乏主见,容易盲从,服从权威,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应对挑战的能力相对较差。
这种状态也叫提早成熟者。没有考虑那是否合乎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他对权威深信不疑,一旦遇到与权威信念不同的情况时,就会倍感威胁,不知如何去面对。
所以说青春期太听话不是一件好事。
3) 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我可能成为教师,医生或律师,但我还没想好我要选择哪一个?”
指青少年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探索有关生活选择的问题,寻求答案,尚且没有具体的承诺和最终的决定。叛逆,是该阶段的典型标志。他们会对父母的话,表现反感,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争论不已,他们开始穿奇装异服,听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喜欢一些他们认为有个性的偶像明星。这些行为都是探索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形成同自我同一性的必然经过,出现叛逆是最好的开始,还有在青春期经历了自我怀疑,混乱和冲动,通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和探索,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未来才能发展得更好。有研究发现,青春前期孩子表现的叛逆越多,就越容易在青春后期建立同一性。
这种状态也叫尚在寻求者。此时青少年正处在危机中,但是还没有投人。也就是处于抉择的过程中。这种青少年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还不能在原有的经验上发展出另一套适应现实情况的价值观体系和行动方案,还须继续摸索。
4) 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我喜欢唱歌,我想要当歌唱家。”
指青少年通过自身的探索,评估了各种选择后做出自己最终的选择,确立了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的承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未来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目标,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热情的投入有脚强的成就动机,因此会出现的,因此会表现的更成熟,心里也更为健康。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很多孩子上不能在青春期做到这一点,有的要到大学阶段,有的可能会更晚。
这种状态也叫认同成功者。这种青少年在面对新环境时,不会显得惊惶失措,他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重估过去所接受的与目前所面对的,整理出一个行动的依据,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身的发展。
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因素是父母
在青春期阶段四种自我同一状态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在不同的同一性状态之间转化研究发现,在青春期早期用多的个体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但也有一部分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整体上同一性的状态在整个青春期处于前进的发展模式中。
火爆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从大女儿身上能够清楚看到自我同一性状态变化的过程,小时候父亲给他安排了未来的目标成为一名摔跤选手,看到年幼的朋友结婚,她觉得自己无能改变现实,摔跤则可以让他把握自己,把握未来,这促使他进入了同一性早闭状态。之后进入体育学院,脱离了父亲的管教,她开始寻求独立自主留起长发,学新的摔跤技术就进入了同一性延缓状态。最后,她开始审视自己认知上的错误,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重新向父亲学习摔跤获得比赛的胜利。最终进入了自我同一性达成的状态。
大女儿从早闭到延缓再到达成其统一性的发展,受到了自身性格,同学,老师,教练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影响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她的父母。
警惕不良教养方式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形成
遗憾的是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常会采取一些不当的做法影响子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着,阻碍子女自我同一性的达成。青春期儿童出项强烈的独立感和成人感后会想要更多自由,有些父母却不愿意给孩子自由,甚至比孩子应该有的还少;有些父母则完全撒手给孩子的自由比应该有的还多。这些不良的教养方式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导致自我同一性发展停滞不前。
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比西方国家更高,在面对孩子的叛逆表现更多采取控制等管教手段,让子女回归自己的预期。心理控制是父母控制中的一种消极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爱的收回”、“引发内疚”、“人生攻击”、“忽视情感”等心理控制性的策略侵入子女的心理世界,无视子女的情感需求,迫使子女顺从父母的需求。采用这种手段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爸爸妈妈工作这么辛苦,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引发孩子的那种内疚感是中国父母促进子女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心里控制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导致违纪、攻击等问题行为,甚至与自残,自杀等危险行为有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控制会导致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早闭,父母将自己的标准和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导致孩子忽视自身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从而逃避或推迟对自我的探索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当孩子受到父母爱的威胁时,不敢进行让父母看来有些“出格”和“不正常”的自我探索和尝试,他们会将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确定为自我的选择导致同一性早闭。
父母要减少对孩子的心理控制,拿掉为孩子好的借口,采用更加民主和宽容的教养方式来对待青春期的子女别与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帮助他们树立进入自我探索,最终实现自我同一性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