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读硕士经验分享(学习篇)

出国留学是我的一个梦想,在工作多年之后,我忽然下定决心要去实现这个梦想已久的愿望。我大概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做这个决定,可以说它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果断的一个决定了。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在英国一年读硕士的经历。 


首先讲讲我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的几个困难:

语言障碍

我到英国的时候是开学前一天晚上,第二天就去听院系导师介绍课程设置。我那个时候经历倒时差,再加上身临其境听本土人讲英语,整个介绍下来我是听得一头雾水。上课也是基本上听不懂,这里的老师特别喜欢让大家课上分组讨论话题。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恨不得钻地洞。

第一个月的时候对我来说过得非常艰难。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感到非常失望,我甚至后悔做了这个决定。但是想想为了这个梦想付出了这么多,还是没办法说放弃就放弃,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但在经历了这个阶段之后,我还是慢慢适应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会后悔,而且在这一年中也真的是学会了很多,所以很庆幸自己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


为了克服语言困难,我尝试着在上课前做预习,把上课需要的材料都过一遍。因为学的是文科专业,看一看文章,再结合一下背景知识也能理解个大概。就这样,我上课才能勉强地听懂老师在讲什么,并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去,时不时地也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2. 文献阅读

虽然我们每周的课程非常少,加起来一共也就五六次课,但是需要读的东西非常多,尤其是这些材料基本上都是15-6页到3-50页的学术论文。要知道,即使对于一个native speaker来说,阅读学术论文也是很有困难的。所以即使当时我非常努力地预习功课,最后还是跟不上课程的进度。


虽然每门课程都有作业要写,但是由于deadline都在寒假结束的时候,所以整个秋季都过得非常轻松,到处参加免费吃喝的活动,还去尝试了学校的社团,像玩桌游,参加辩论小组什么的,想多认识点英国的朋友,但最后还是因为太懒所以没有坚持去。


虽然秋季整整一学期过得很轻松,但当deadline一个一个临近的时候,我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闺房,每天都坐在电脑前看文献和码字。我是个做事很慢的人,所以秋季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就开始写作业,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等这一波作业忙过后,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从一个月前没有好好地看完过一篇文献到现在写出了三篇4000字左右的文章,而且还是用的学术英语。这样来看,只要我愿意,其实用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成为一名作家,还是用第二语言来写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deadline非常重要吧!

3. 毕业论文

春季学期过得非常忙,除了要上课外,还忙着写毕业论文。以前毕业论文是在夏季学期的时候开始,但因为往界的学生反映时间太紧,有个别学生甚至没能按时完成,所以到了我们这一界,让我们在秋季开学的时候就选论文课题。选论文课题对我来说非常困难,感兴趣的太多,不知道从何入手。因为毕业论文的deadline还有大概一年的时间,刚开始有些不情愿,感觉自己还没有学什么呢就被逼着选课题了。幸好每个人都分配了导师,学校把每一个部分都分别给我们设了一个提交draft的deadline,由导师指导并监督我们完成。


我一直到要交第一部分literature review draft的时候才用了两三周的时间确定我的论文课题,那个时候已经进入春季学期了,我比别的同学都落后了好多,大家都在写第二部分methodology的时候我还在写第一部分。所以每次上完课大家坐在一起聊论文的时候,我都不怎么说话了,感觉好尴尬。


由于在春季学期的时候又要忙着上课又要忙着写作业,好几次跟导师约好时间交literature review,最后都没能完成,只好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地提前写邮件告诉导师就快写好了,然后每次都发誓下次再也不要这样了,呜呜。。。。


到暑假的时候,我们整个学期都没有课,春假把最后一批作业完成后,大家就基本上开始为自己的论文课题收数据。我当时用的全部都是questionnaires,感觉会比较容易一些,不需要到处跑,只要往网上一发布就好了。但是现实完全不是这样,从发布问卷到收到足够的有效数据前后差不多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最主要的是发到网上无人问津,非常让人绝望。


后来分析数据也是让我崩溃又崩溃,看了好多的书和YouTube教学视频也没理出个头绪来。幸运的是,我在最后时刻发现学校图书馆有一个数学指导老师,那个老师每天就在那待几个小时,貌似是个PHD的学生兼职。我去了大概两三趟,终于确定了我的数据分析方法,就在那个时候这个指导老师说她要去度假了,9月份才回来。我原以为一切都搞定了,就放心地让她去了。结果又出现了一个不懂的问题,可惜已经无处寻人了,最后只好凭着自己的理解去做。那个时候已经是8月初了,而我的导师5号也要去度假,本来还想趁她度假前确认一下分析的数据有没有问题,结果因为导师太忙没时间看。我只好自求多福,继续写剩下的两部分。大概用了两周多的时间完成,正好导师也度假回来了,赶紧发邮件给她最后过一眼。


那个时候离deadline只有一周了,我每天都紧张地等待着她的feedback,生怕数据分析会有什么大问题。还好,导师给了我很多改进的建议,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到这个时候离交稿只有四五天的时间了,我当时就已经开始在一个意大利餐馆做着兼职,基本上天天都去上几个小时班,没有跟餐厅的manager请假。最后也没怎么熬夜,顺利地把论文交了上去。现在想想好惊险,都没来得及润色修改就交上去了,好在最终的成绩还可以。


下面讲讲这一年的硕士留学经历教会我了什么:

1. 时间管理:每天安排时间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不熬夜;

刚开始迎接秋季那波作业deadline的时候,最惨的一次,我连续熬夜两三天,最后一天上午deadline前准备最后检查一遍再提交作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睡过去,非常危险。后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抽3-5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虽然离按部就班还差点意思,但好在结果还不坏。


2. 应对压力:坚持运动和冥想,放松身心;

我是个比较宅的人,从开学到最后完成论文,我基本上都是在宿舍里学习。因为担心自己基础比较差,也想得个好点的成绩,所以也不怎么出去玩,从始至终基本上是闭关修炼的状态。做秋季作业前我还经常跑步运动,写完作业后就直接进入了繁忙的春季学期,鸭梨山大,自那以后什么课外活动都没有了,天天就是看书写字,自然也就没机会调节放松身心。


但是后果很严重,刚开始发现脑袋上长了几根白发,后来感觉老是口渴,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决定去药店买点药吃,结果药店的人建议我去看医生确认是不是糖尿病。还好去验了血后医生说我啥事没有,然后问我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什么的,我才警觉起来。思前想后,意识到自己确实是有段时间没有好好放松自己了。但因为当时还在忙着写论文,所以就只决定通过运动和冥想的方法来调节一下自己,等完成了论文再出去走走,好好放松一下。就这样,通过这次的经历我才意识到,人在忙碌的时候是尤其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调节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所面对的压力。


这就是我在英国留学一年的经历,总结得非常杂乱,有机会我会再好好梳理一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虽然这只是一篇尝试用Markdown做的笔记, 但是该吹还是要吹. 世界上有很多的文章, 有些文章很好, 有些文章...
    心中充满B数的熊老师阅读 6,687评论 5 20
  • 郊游 盛广新 占尽春光向小园 鸟不叫 我上前 一泓清泉正潋滟 锦鲤不知余心乐 摆尾摇头去复还 撇却平生千斤担 捋银...
    野老说史阅读 1,059评论 0 2
  • 将个人针对某件事的放射性思维呈现在纸面上,就形成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像是老师写的板书和大纲,考虑一个事情时,如...
    423429d90f38阅读 1,755评论 0 0
  •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人物 同样的故事 同样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 始终是在意料之中的, 可终究是始料不及的。 “我有着...
    初夏秋心阅读 1,696评论 0 1
  • 原来电影也和歌曲一样,当一首歌尽,它的使命也就已然完成,而留下来的情愫却是属于听歌的人自己的东西。大家都在...
    何何何何何咻咻阅读 1,2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