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恩
来源:生活
1
读书,终身学习的必经之路
记得有一次,我买了点书,拿回寝室的路上,一个认识的人问我:“正哥,买的啥啊?”
“书”
“买这么多书,你可真有闲情啊!”
突然不想再说话了,甚至觉得我说的那一个字都是浪费,话不投机半字都嫌多。
安慰下自己,算了吧。人各有志,何必呢?
这件事情过去半个多学期了,这三个月,我的书只多不少。
我读的书不多,但我知道我从书本中获得了些什么:
如果不是卡尔萨根的《宇宙》,那我就不会喜欢星空。
如果不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那我就不会过得这么开心。
如果不是杰克·特劳特的《定位》,那我永远不会理解我的现状。
我喜欢史蒂芬·柯维先生对生活中心最好的解释:以原则为生活中心。
我喜欢古典老师对模仿成功的解释:模仿成功者便能成功,这是成功学的著名逻辑,对于实践来说,我们谁也模仿不了。
我喜欢弗兰克尔先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解释:你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寻找他们生命的意义。
……
总会有人怼:你读那么多书能挣钱啊?
是的,读书没有让我赚到钱,但读书给了我特殊的收获。我要是想赚钱,应该去经商啊。
我最喜欢的作家龙哥说了一句话:“只有有钱的人说自己书读少了,却从来没有一个读书人说自己书读多了,读傻了”
就算读书让我读傻了,那也是我自己选择的,没事,我自己心里清楚。
我知道读书是终身学习者必经之路,我知道我为什么要读书.
记录片《Becoming Warrent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陈述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查理·芒格曾经评价巴菲特: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曾经一位17岁的年轻小伙在见面会上问巴菲特: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巴菲特回答:读一切可读之物。
当然了,读书不是为了查理芒格的评价,也不是为了成为巴菲特,而是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读书是终身学习者必经之路。读书会使人富有,但不会让人有钱,要想挣钱,就去经商吧!
2
终身学习,时代要求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的E.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
话可以简单理解为:终身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学校毕业之后的教育。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R.H.戴维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诸集团为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每个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非正规的及不正规的学习在内的,一种综合和统一的理念。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后来,从“终身教育”延伸到了“终身学习”。
美国则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并于1976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日本在1988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
法国国民议会在1971年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终身职业教育法》,而且还在1984年通过了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对一些问题作了补充规定。
韩国则于八十年代初把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
联邦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我国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终身学习是时代要求,就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对我来说,现在才接受“终身学习”这件概念,真的懊悔。
3
向终身学习者致敬
昨天是我购买刘润老师五分钟商学院专栏的日子,因为资金问题,这件事情已经拖了一段时间了。写这篇文章也是纪念自己在学习这条路上又迈了一大步。
向终身学习者致敬,这是罗振宇最初推销《得到APP》时提出的口号,刚开始听没什么,但仔细想想,终身学习这四个字的分量真的重。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还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真是难上加难。
但正所谓:学无止境。
美国每天出版图书1000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1.3亿量,每年进入国会图书馆的书高达35万册。
这在庞大的知识量面前,我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
向终身学习者致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