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驴得水》看了,这部前段时间大家一直讨论的影片。
看前面,一直到铜匠被睡服,我的情绪G点还没有被触碰到,几乎就像听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没发现有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物的特点还不是那么鲜明,甚至表现的不太自然。
而到了“两个月之后”才有了感觉,前戏铺垫的时间有点长。
特派员带着美国人来看吕得水,故事有了喜剧性的变化,所有的人与之前的表现都有所不同。
老裴忘了所谓教育梦想,只盘算着着自己的几千元的工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一曼睡铜匠造成的吗?他之前好像很爱(shui)她。
最后也只有他骂一曼骂的最难听。
铁男没有骂一曼,骂了所有人,他说他们都是一群混蛋。可当枪声一响一,勇敢正义一下子跑了。跪地求饶,不敢了。就连一曼被强奸都不敢管了。
人要是经历过生死就真的怕死了,就知道了自己的弱小。他也是跟佳佳这么说的,可他爱她还是劝她跟驴得水结了婚。
校长最后也妥协了,编了最后一个故事。整个故事中的吕得水的事都是他编的,所有的人都是他找来的,所有的悲剧都源自一个“教育梦想”。他是一个没脾气的人,一个软老头。
梦想与现实的角逐,胜利者往往是现实。
铜匠让我失望了,难道正如那句“牲口就是牲口,接受再多的教育也是牲口。”他是一个老实人,佳佳教育了他,并没使他变得善良,因为他们都教育了他。老实人有了文化是可怕的,想要更多的东西。他的泼妇媳妇的角色很恰到好处,他厌倦了原来的生,但怕她。
在人欲望面前比在生死面前还要丑陋,只要活着就有欲望。
看完整部剧,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前面的铺垫做的很有必要,前戏决定了整个体验。后知后觉,我们可以批评上面所有人,因为做出最大牺牲的一曼死了!我们都在想,这应该怪谁,群里有人也刚看了这部电影,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
怪老裴,他的罪过是放弃理想,忘了初衷,冷漠无情的侮辱了一曼。我们才知道他是因为睡了她才在乎她。他以为他们可以在一起,却看见一曼睡服铜匠的一幕,自己被抛弃了。
怪校长,他的理想也是自私的,一直都有人在做着牺牲,为了能够把故事编下去。一曼奉献了自己的爱情,违背和铜匠的承诺说出了真相,却撒谎说“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牲口。”要不是这样的欺骗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而到最后,是他剪下了一曼的头发。一曼回忆了一些场景。
怪铁男,他不再勇敢,没有阻止对一曼的伤害。没有在一曼被强奸时挺身而出;怪铜匠,他被人利用,被欺骗但同样冷漠无情,报复了一曼;怪特派员,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到来。
而事实上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办法把一曼的死归责于任何一个人。甚至我们做了舍身处地的联想。
要是自己是铁男的话会不会害怕?会不会也是会退缩。
会。
要是换成校长呢,铜匠呢?自己会怎么做?谁又更应该为这场戏剧负责?
思考这样的问题无疑是让自己更加困惑,而这正是因为它是人性的问题,电影的巧妙就在于它留下了人性以及对现实生活制度的联想空间。
也许我们可以有很多保留,可以坚守人性每一片净土,留存着美好的事物。
电影的结局除了一曼的死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乡村教育留了下来,校长,老裴,铁男可以继续为理想奋斗,一曼也把大家的校服做好,佳佳离开了“驴得水”去更远的地方,特派员则接受了调查。
我觉得人性是可以选择的,我们要选择善的一面。
此文为看点(第2号随笔)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