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共鸣

阳志平肯定地说:“与社会资本受限于地域不同,文化资本更容易洞穿不同阶层,实现认知升级、阶层跃进。”

作者拿自己来证明。

“如果你像我一样,在过去12年时间里,耐心地读了上万本书,写了上千本的读书笔记。那么,就与社会上多数人的阅读量拉开了差距。据2017年统计,中国国民纸质图书平均年阅读量不过4本,社会上99%的人,十年时间里阅读的非虚构类著作,不会超过100本。有了量级差异,才能拥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智商再高,天才与庸才,不过两三倍左右的差异。但是如果你精读过1000本以上阅读难度较大的书,你很容易拥有十倍、百倍于同辈人群的信息差异。我经常开玩笑说,写读书笔记,百篇千篇万篇,可以区分开不同的人群。”

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些肺腑之言,同时联想到自己读书的经历,能感受到作者的自豪,也相信作者的自信。我连续读书已经三年了,读了82本书,渐渐地有了学问的底气与力量,确实感觉到做起学问来有通畅感。

或许这就是读书人的共鸣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