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也有“仁”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钱穆先生译文】:“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傅佩荣先生译文】: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南怀瑾先生译文】: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想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敬业,因为那是假的。

【自我感受】: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但也不是没有,个人认为要辩证的看待。一个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人,如果再有人对他巧言令色,会不会使他迷失自我?一个因为没有为集体争取到荣誉,伤心到极点的孩子,再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不给予鼓励,会不会雪上加霜?是不是上一点巧言令色的菜比较有效呢?

巧言令色最典型的例子:不教之过。古时候,有个人,很小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极其疼爱,他欺负别人家的孩子,母亲从不责骂,偷了邻居的东西,母亲也不批评。长大后,这个人胡作非为,母亲从不管教,还夸他有能耐、有本事。最后,因做尽了坏事,而被捉拿归案,判了死刑。临行前,他求官府见他母亲最后一面,母亲见到儿子,儿子说想再喝母亲的乳汁,母亲的乳头被儿子咬了下来,流着泪说恨母亲,不教育他,放纵他。“爱”在哪里?“仁”心在哪里?

骄傲的时候,放纵的时候,来点疾言厉色,相当于火旺的时候,来点水冷一下;悲伤的时候,委屈的时候,来点巧言令色,相当于水旺的时候,来点火热一下,是不是更让人容易接受呢?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运用阴阳思维来处理事情,是不是更符合孔子的“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
    博慧bohui阅读 1,801评论 2 7
  • 以前你说坏习惯改掉的你还是你自己吗?现在你说你的坏习惯不改造成的结果要自己承担。我们就在一步一步的相处中无法表现出...
    我来自远方20阅读 173评论 0 0
  • 阅读两大误区:“念”书和“看”书 所谓“念”书,就是“读”书。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坐在教室里,挺直腰杆大声朗读课文的...
    拂景阅读 347评论 2 3
  • 曾有人问起我有没有信仰时,我只能是摆手微笑,摇头示意没有,感觉这个东西虚无缥缈,空洞洞的,对我来说绝对没有切实的感...
    玛卡娜拉阅读 155评论 0 2
  • 本书豆瓣链接 第9章 体验就在玩家的思想里 使游戏实现的四个主要心智:建模、专注、移情、想象。 建模 意识是一直错...
    小镭Ra阅读 1,12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