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客体关系的向外投射的结果。
客体关系,指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重要的亲人是客体(最重要的客体通常是父母),这个关系被称为客体关系。客体关系,即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通常在六岁前完成。
客体关系有三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他们之间关系的实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他人交往的方式。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健康,那长大后与他人相处也会较健康。否则,可能很难与他人健康相处。
比如案例中的云,聪明漂亮,每进入一个公司,大家对她很有好感。但工作没多久,同事和上司就开始疏远她,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这种状况其实是复制了她童年的人际关系模式。父母重男轻女,把大多数爱给了弟弟。她内在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我”不相信会得到“内在父母”的爱。一旦与弟弟竞争,她永远都是失败者。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她也不相信能得到上司和同事的好感,会有意无意的做错很多事情,如拖延遗忘,最终把在公司的关系变得和童年时在家里的关系一模一样。
做父母的,总想着教子女知识、培养孩子的能力,实际上在孩子较小时,健康的亲子关系更重要。这种关系会被子女内化到他们内心,不仅成为他们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会成为他们情商的基础。一些学历水平低的孩子长大后,却能屡屡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其主要原因在于童年时与父母的健康关系。
高中的一位同学,家境贫寒,当年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就开始做推销。年轻又没经验,不知被客户拒绝了多少次。但无论被拒多少次,下次仍会情绪高涨的敲开客户的门。他深信,他一定能打动对方,赢得合同。
他的家庭关系非常健康。对于子女,父母从来不会冷嘲热讽更不会棍棒教育。无论子女遇到什么挫折,父母都坚定地认为他们一定能行。这位同学现在成了某上企业的销售部经理。他的两个哥哥,尽管也只是大专中专毕业,现在也都是身价百万千万的企业家。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中提到的一对音乐家,父母希望子女在二胡上有所成就,从小进行棍棒教育。有次儿子拉二胡时偷懒被妈妈发现,遭到一顿暴打。从此,儿子拒绝再拉二胡。而女儿,从小对父母积压了很多的恨,与父母基本断绝来往。
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无论多么想与这种关系模式决裂,成年后仍会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恨意。比如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尽管很想做一个好人,但看到柔弱的东西,比如小孩儿,小狗,小猫或其他小动物,就忍不住想折磨他们,这其实就是他内心的客体关系向外的投射。这种投射不会因为想要做一个好人就能终止。
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
和同事一块出去吃饭,L老师情商很高,总能轻松化解一些矛盾。
比如菜上的慢,她会叫来服务员说,“美女,你这么可爱,能不能帮我催一下菜?”
有时服务员可能会解释很多原因。这时李老师会继续说,“你很能干的,你一定会有方法的,相信你。”这时,服务员往往很难拒绝,很开心地帮我们去催。
面对服务员,李老师没有盛气凌人,而是开心平和。这样说话的语气和姿态,让人听着很舒服,对方自然很愿意帮忙。
L的家庭,父母非常民主平等,家里有事儿都是和孩子商量解决。从小形成的民主相互信任的客体关系,被她投射到了这些服务员身上,她们也感受到这种信任,于是很乐意帮忙。
当然,她的话对服务员有效的前提是服务员的自我评价高。若服务员自我评价低,从小就不认为自己可爱,那L老师无论怎样投射夸奖,都是没用的。
自我评价是什么?
就是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我”的评价,基础是我们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
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客体关系模式相互投射的结果。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其实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人格。
所谓人格,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即“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
常说的性格,如自信,自卑,倔强等,都可以用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
自信,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自卑,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主要形成于六岁前。一旦形成,以后的人生就会受这个模式影响。所以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即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