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也有2位特别喜欢,那是小学6年级的和初一时的两位。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将数学讲得非常有趣。
6年时级的数学老师常对我们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公式原理理解了和吃透了,你就有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他还说,"一道题知道答案还不算会,既要知其然,还要知道其所以然,这才是真的会了。把这道题讲给别人听,要有理有据,他听得懂你才是真的掌握了。"
那段时间,同学间喜欢相互当别人的小老师,不用说,还蛮有成就感的。
他每天还在后黑板上留下"升高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挑战一下,最先解答出来的三位同学有奖励 。"
这可吊足了我们的胃口,虽然只是一个本本和一叠稿纸,那也是荣誉的象征,不是吗?于是,全班竞赛开展起来,大家都提足了劲儿。
那段时间我也像是打了鸡血似的,记得一次终于让我拿下了一题,兴奋得不要不要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找老师,心想,一定要赶在其他同学前面,晚饭都顾不上吃。
后来拿回来了两摞小本本,在一次整理抽屉时,发现竟然还在那里。
因为老师,数学在我心中的地位上升了,和语文一起并列为我最喜欢的科目。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因为喜爱这两大科目,所以进步很大,后来能以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初中是我从前想都不曾想过的,像中了头等彩那般不真实,直到看见成绩单。
初一时的数学老师,会讲各种与数学有关的趣事。一般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可没那么久,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容易开小差。而这位老师就给我们来点数学趣事,又成功调起了我们的兴趣。
许多都不大记得了,只记得他曾用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给我们讲了幂函数作为爆炸性函数的特性。
那是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的故事。两人对弈,国王输了,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方法放满整个棋盘就行.”
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国王输了整个国家。
有这样的事?我们都惊呆了。
接着,他说起生活中的一件小例子。
他说,有一次他同朋友下馆子,旁桌有6个20来岁的年轻小伙儿在聚餐,结账的时候那人说,"老板,我们连续几天照顾你的生意,你给优惠点呗。"
那老板笑着说,"好啊,你们6个人每个人的座位轮流坐,到坐完一圈没有重复了,来了我给你们免费搓一顿。"
那人生怕老板反悔,立马高兴地应下来。
老师说他在一旁笑了,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根据幂函数的公式算下来,他们得每天光顾到七老八十才能吃到一顿免费的午餐。
那老板果然精明。
讲圆周率时,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说,有位教书先生,平日里不务正业,就喜欢到山上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临行前让学生背诵圆周率。
大家都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记住它可不容易,对此,学生感到苦不堪言。
其中有一位学生灵机一动,想出个顺口溜,把圆周率的数字与老师上山喝酒的事联系起来,编了一段: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 先生回来一检查,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
听完都道,真机灵。
他曾问我们平时喜欢关注什么, 也提到他最喜欢关注国民GDP。那是我第一次听到GDP。
他讲到一次,一位父亲来看上课的儿子,在窗子外面看了一眼说,"这个数学老师什么水准,连个8字都不会写,东倒西歪的,还不如我一个小学没毕业的。"
他那声情并茂的表演把我们都给逗笑了。他称一个加号和一个睡8的组合叫"正无穷大",我们眨着好奇的眼睛,纷纷追问,"正无穷大是什么啊?"
他却卖起了关子,一脸高深莫测地说,"这个,你们到高中就晓得了。"
像不像,"嘘,这个你们长大了就知道了"。把人挠的心痒痒的,可以有些事情我们长大了也未曾找到答案,不过他并没有骗我们,上了高中,我们确实知道了正无穷大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感谢老师,在我们心中埋下了一颗好奇与探索的种子,细细照料,然后静静地等它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