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论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要为这句话进行正本清源。之前理解的有点片面,甚至用法不太正确。那我们今天来听一听樊登老师是怎么讲的。
首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家经常是怎么用这句话的,比如别人找你帮忙,你会说这事儿不归我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走了,看电影去。这句话当做一个推卸责任的说法时,这不是孔子的作风。
《责任病毒》中讲到若一个组织里边有人经常会引用这样的话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别找我或者另一个人说这事你既然找我了,你就别管了,你要管,你管,你要不管,我来管。
当我们在组织当中总想要划分一个清晰的边界,哪些是我的,你不要插手,哪些不是我的,我根本不管。这个组织就中毒了。
中了什么毒呢?
是感染责任病毒,这个责任病毒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
就是旁边的那个人明明看着你犯错,他没法说,因为你说了不让他管,或者这个人说不行,我就得管,我一把拿过来管了。你说那行,那你管吧,我不管了。
然后你重新定义自己的成功,重新定义成功这个词儿不是个好词儿,重新定义成功,我反正管不了那么多,我把我的小事儿做好,然后把自己收缩在小而美的范畴内。
所以当整个组织完蛋了以后,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做错,这个人说我没有错,因为你把我的权利夺走了我就干这么小的事儿,然后那个人觉得自己也没做错,因为我替你做事,谁让你不负责任。你看一旦搞出了责任病毒以后,所有的人都不会把一件事情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
而是意气用事,而是在寻求怎样减少我的恐惧责任?病毒的发生是来自恐惧,就是担心对别人不信任。
要么我就一把抓,我管死,要么就是你别管我,我自己来,。
你看那都是打或者是逃。
我们的杏仁核产生打或者逃的这种结果。
所以孔子说“不再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是相当难以做到的,你以为你能做到吗?你把一个责任授权给下属,看到下属做错管不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在这时用,你会发现它是对的
你发现《经营者养成笔记》里面讲的柳井正说你要培养一个经营者
你给他授权
让他去干活
接下来要做到第二件事就是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个下属做错事也不要管他
为什么?
这是他学习的必经之路
所以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其实很大程度上劝我们要能够勇敢地信任他人
光信任他人还不够
还要勇敢的拥抱不确定性,就是当你能够勇敢的拥抱不确定性的时候,你才能够接受,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我可以努力地帮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一种看热闹的态度,而是我很关心这件事
我很想让他把这件事做好
但是我得知道该放手时就让他做这样的事。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自下往上看也存在
就是我们下边的人担心上面的人搞错事,然后担心焦虑到什么程度呢?
上面的人错没错,还不知道
反正我已经自我保护了,当你开始做自我保护的动作时,开始做一些自我防御性的措施的时候,实际上这件事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了。
如果我们能够对上级有一种信任,我们能够把自己该做的事负责任做好,努力地在任何情况下,选择最优的方向去帮助他做
这叫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一个中性词
绝对不能用在推卸责任,而是用来倡导责任,信任,倡导拥抱不确定性,而你知道信任和不确定性这两件事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你得有勇气,必须得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恐惧
你才能够真的做到放下,然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是恐惧让我们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这句话以后不要再用错了,不要再用来说风凉话的时候说了
这是一句有责任,有担当的话。
成功日记
1.这几天带孩子去大广场做核酸。
小广场人特别的多。于是就去大广场,不用排队,一会儿就做完了,要时刻有灵活性。做完核酸排队,给孩子买酸奶,又买了一袋鸡蛋。在疫情当下配合是最好的贡献。
2.最近觉得特别的幸福。做饭时两个孩子会帮忙。老大切菜,老二放盐。做出的饭特别的好吃,孩子们也特别的有成就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做家务的能力。
3.最近一直在刻意练习普通话。越练越有感觉,相信普通话会说的越来越好的。坚持+方法,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