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看会书,刚翻开书页,突然想到昨天买的网课还没有听,打开网课页面没几分钟,又开始如坐针毡,为自己没有看书充电而心存内疚。
想陪娃读绘本,突然想到明天开会要用的PPT还没有做完。于是匆匆忙忙打开电脑,心里却还挂念着孩子。
三四线城市的普通职员,领着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既想买学区房,又不想降低生活其他方面的开支。
这样的生活场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简直就是自己生活的投影?不得不承认:焦虑、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是多数现代人的通病。
但所有的这些症结,都是因为贪心。想要的太多,却不能都如愿。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却常常忘记了: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是无法兼顾的,至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很好地兼顾。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这回事。
蛋糕就只有这么大,A吃多了,B 自然吃到的自然少。这是铁的定律。
因此,要减少焦虑,我们必须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
2
前段时间,我也是焦虑得不行。年底的工作已经令我焦头烂额了,下了班还想多为自己充电,又想抽出时间多陪娃,同时还要兼顾锻炼身体。于是做什么都不安心,学习效率不高,陪娃质量还大打折扣,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
潜意识告诉我不能再继续持续下去了,我已不堪负重,必须马上给生活做减法。于是,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静下心来,列了个表,把一团乱麻的思绪捋了一遍。
首先,手写我心确定是我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而且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必须掌握。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决定他们一生的幸福,也非常关键,必须投入时间。身体健康是保证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根本,不能忽视。因此我把写作、孩子、健康列为自己现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3
那么在下班后这么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要如何合理安排好这些重要的事情呢?
用减法法则给生活重新做了规划之后,每天自由时间的安排变成了这样:利用早起一个小时的时间做阅读或写作练笔。把之前每天的阅读和写作活动改为一三五阅读,二四六写作,星期天复盘,不用每天两者都兼顾。
晚上回到家的时间,就专注陪娃,给女儿辅导作业,给儿子读绘本。其他的事一律不想。
运动时间则安排在周末和平时的碎片化时间里。
同时,减少买课的频率,只买目前自己急需的课程并能腾出时间来学习的课程。
以前总是见到好课就收,一堆写作课,英语课,育儿课被收入囊中之后,总是静静地躺在各类学习型的公众号里。好像买了这些课程,自己瞬间变成了写作大咖,英语达人,全能妈妈。买买买却没有时间学习,除了平添焦虑,别无用处。
4
虽然现在每天减掉了一些流程,日程安排也没有那么周全和完美,但比起以前每天不堪重负,顾东不到西,焦虑,失去耐心,如今的少一点、慢一点,更容易坚持下来,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享受其中的过程。
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尊重客观现实、尊重自然规律,才是让一个人走得更远、更坚定的法宝呀!
一起来吧!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摒弃完美主义思想,制定合理的计划,把每天重要的事控制在三个以内,坚持一个时间段只专注做一件事。一段时间下来,你就发现自己的状态真的会变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