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旧称兴庆府,是李元昊建西夏后的都城。夏者,大也,这个自称大夏的王朝,在这西北境地繁荣又衰亡。
关于旧陵
西夏的建立者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祖先为党项族。到了唐朝,族人首领拓跋思恭,因助朝廷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
后至北宋国势渐微,李元昊摆脱宋朝控制,建立西夏。从建立到灭亡,各种王位争夺,手足相残。直到成吉思汗的到来,屠尽一切。
受汉文化的影响,原本火葬的党项人开始土葬,对陵墓选址也充分讲究。西夏王陵背靠贺兰山,前临银川平原,风水正好。
可这一堆黄土终究孤零于此,险些被湮没在历史中,不再为人知。
关于文字
建夏后的李元昊开始一系列改革,削发、改官制、造文字,欲引领西夏走入巅峰。
大臣野利仁荣用三年时间,依汉字造字六法创制了五千余西夏字,西夏文算是从无到有了。
但这五千西夏字笔划繁冗,无法普及。只能在官方小范围使用,写写文件,抄抄经书,刻刻石碑。随着西夏的覆灭,西夏文随之消散,成为迷之文字,直到刻有双语的凉州石碑的发现,才让西夏文重生。
那些被生硬隔断了历史的王朝,若不曾修史,其文字,其文明,就是再无从知晓的。这凉州石碑的意义,就同方尖碑之于埃及文明的意义。
关于文明
西夏王朝延续了接近200年,比元朝的历史多了一倍。但西夏王朝的其间种种却鲜为人知,他们的过往,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能再细究。
西夏,不曾修史,也不曾被修史。因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人的毒箭,蒙古人在屠杀完西夏人后,不再为西夏记述一笔。元朝修过很多史书,却偏偏没有一部西夏史。
原来,世间最冷酷的不是日夜惦记的恨,而是当你未存在过的遗忘。
那些存在过,又消亡了的文明,若无文字或遗迹留存,真的是存在过吗?
关于生命
若王朝这么易逝,文明如此脆弱,如烟云的生命,缘何存在,又以何精彩?
那些家国的纷争,人生的爱恨,又何曾不苍茫如烟。
只在这一隅,于亘古的一瞬,有此心绪,似乎是也另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