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
日更第40篇
几天前,看了三哥写的《师徒摘桃记》,文章诙谐幽默,故事深入浅出,读完意犹未尽,这几日始终念念不忘,今晚有时间再来回味一下。
你以为三哥的《师徒摘桃记》是写的师徒如何去摘桃子吗?嘿嘿,你如果这么想,就太简单了。因为此“桃”非彼“桃”也,且听我慢慢道来。
胖乎乎的太阳一颤一颤地爬上了树梢,它一醒来呀,把有书禅院的一草一木和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也给颤醒了。
师父知行和尚带着徒儿慧聪出来做早课了。跟师父说到昨晚吃桃子的美梦,慧聪小和尚舔了舔嘴唇,还在回味着桃子的美味,知行师父看着他呆萌的样子,忍不住笑着问他:
“半月前师父传你的《拆书经要》可有熟读?”
“请恕徒儿愚笨,虽有苦读,可是读不懂啊。”
慧聪小和尚眨了眨眼睛,侧头仰望着师父。
“好吧,那我带你去摘桃子,顺便点拨于你,去拿篮子吧。”
于是,师徒二人的三叁山摘桃记便开始啦。
师徒二人沿着窄窄的山路,登上了三叁山,一前一后进入如诗如画的“灼华园”,知行指引着慧聪来到一段坡道前。
这段坡道路分三叉,各有一个传送门立在道路中间。
慧聪在师父的指引下来到了第一道门前, 举目四望,这里良田广阔,阡陌交通,农人耕种,鸡犬相闻,这不就是书中的“桃花源”吗?美!
他又来到第二扇门前,只见里面条幅满天飞,有的写着“你有多久没有读过一本书了?”有的上书“为什么诺基亚会失败?”更有一幅写着“苦读《拆经》,意欲为何?”这不正是慧聪的问题吗?他不解地回头看向师父。
知行面带微笑,招手唤徒。
慧聪乖乖回到师父身边,却不料被知行一把揪住了耳朵。
慧聪吃痛,挣脱了师父的“魔爪”,急忙跑向第三道门。
知行老和尚得意地笑着说:
“好徒儿莫慌,待师父告诉你这里的奥妙。”
“此处,便是《拆书经要》里提到的‘坡道’,是继续走下去的必由之路。”
“通过的方法有三,就是刚才你看到的那三道门。”
“第一道门叫做‘故事事例’,第二道门叫做‘问题悬念’,这第三道门嘛,哈哈,叫做‘抓住痛点’,你自己好好揣摩一下吧。”
慧聪顿悟,这第一道门是用故事引入,不够精彩就弃门不入了;第二道门是让他解惑而入,如果问题无趣,自然也不会进入;而这第三道门却是最狠,为解痛楚,拼了命也要进去,倒是不可不防。
故事讲到这里,跟着刘主编学过写作课的同学们一定在捂嘴偷乐呢吧,这不是好文章三要素里的“坡道”吗?经三哥这么一点拨,瞬间感觉进入“坡道”也并不是难事啊。
是的,“坡道”的作用就是引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把大家引到你要讲的话题上。
跟着三哥进入“坡道”,咱们继续前行,离摘到桃子越来越近喽!
师徒二人继续前行,来到一片园中园的前面。放眼望去,一片桃林,尽收眼底。
慧聪兴奋地跳跃着:
“师父师父,这个园子里便有桃树,好多好大的桃子。”
“哈哈,你说对了,这个地方便唤作‘发现’,也叫‘观点’,是整个园子最具观赏性的地方。”
慧聪迫不及待地进入园中,头顶上大大小小的桃子映入眼帘,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比比皆是。慧聪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一时间竟不知摘哪个好了。
最后还是在师傅的指点下,摘了三个桃子。
看着盘中不一样的三个桃子,慧聪不解:
“师父,这只半白不红,为什么要摘它?”
“哈哈,为师断定你会有此一问,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三只各有名目。这只最红,叫‘优中选优’,普通点的这个叫‘合并内容’,这只半白不红的大有讲究,叫做‘逻辑串联’。”
“师父,园中这么多桃子,为什么单挑这三只呢?”
“徒儿,我且问你,师父今日带你来此,却是为何呀?”
“一是为了摘桃,更重要的是要点拨徒儿学那本《拆书经要》的经书啊。”
“这就对了。万事万物,自循天道。你没有来过这园子,对此园中事、物一无所知。这么多的桃子都想摘走,也不行啊?”
知行继续说到:
“所以我们先要‘合并内容’,把观点里最真实、最具代表的那个找到。因为不能都拿走,所以第二步就要‘优中选优’了。”
“这第三只桃子嘛,最有学问,别看它半白不红,却能表征桃子成熟的过程。有了它,你就可以把桃子乃至整个桃园的机理和脉络把握在手,所以它叫‘逻辑串联’。”
慧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早就停在桃子身上了,
“师父师父,那咱们现在可以吃桃子了吧?”
知行看着猴急的慧聪,宠溺地笑着说,
“吃是可以,不过要浅尝辄止,因为咱们还有更要紧的事儿要做哦。”
故事到这里,有人要问了:师徒二人既已摘得三只“观点”桃子,不赶紧分享,还有什么更要紧的事做呢?别急,咱们跟随三哥笔下的师徒二人来到有书禅院后面的丹房里,一探究竟。
只见知行和尚支起鼎炉,运内力点燃炉火,然后将几个分别写着“内”、“感”、“动”和“叙”、“议”、“情”的瓶瓶罐罐,扔入炉中。紧接着把三只新摘的桃子也倒入炉中。
“师父师父,桃子已经很好吃了,还炼它作甚?”眼看着到嘴的桃子进了炉,慧聪着急地问。
“徒儿莫急,稍安勿躁!”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炉内异香扑鼻。
知行从炉内取出三件亮晶晶的宝贝,对慧聪说道:
“这还是刚才拿回来的‘观点’,不过被我提炼了,得到了升华,所以已经变得大不一样。它们不再是桃子,变成了‘甜点’,现在叫做‘桃精莹’。”
“甜点?”
慧聪拿起一枚,一道光闪过,他似乎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和师父卖力攀登三叁山的情景。
“你拿的这枚叫‘结合自身’,用来反观的。你再看看第二枚。”
慧聪刚握住第二枚,嘴巴和舌头便开始不听自己使唤了。
“我学习《拆书经要》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精通书理、洞明世事啦!”
……
慧聪开始不停地自言自语起来。
“哈哈,看到了吧,所以这一枚叫‘自问自答’。”
“师父,真有意思,那第三枚呢?”
“哈哈,这一枚呀,叫‘首尾呼应’,你且舔一下它。”
慧聪拿过来,小心地伸出小舌头,轻轻地舔了一下。甜甜的味道和昨晚梦中大甜桃的味道一模一样,之后是青草、露水和空气的清爽,甚至好像还尝到了暖暖的太阳味道。
故事在师徒二人开心的笑声中结束了。正在听故事的你,是否在这甜甜的故事中,和慧聪小和尚一起悟到了《拆书经要》3+3的精髓呢?
当当当当,敲黑板喽:
拆书稿写作的三个步骤——坡道、观点、甜点。
坡道的三种形式——讲故事、提问题、抓痛点。
提炼观点的三个动作——合并观点、优中选优、逻辑串联。
拔高的三个方法——结合自身、自问自答、首尾呼应。
怎么样?经过三哥的故事复盘引导,你是否对拆书稿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