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纪群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而在青少年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全面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教育孩子”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与课堂的层面。生活与学习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有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才能助推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良性成长。由此,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对家校共育工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都对家校共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然而,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有些学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偏差。
据报道,在一些中小学,从批作业,到课堂值日保洁,再到监督学生考试,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队伍。这种打着“家校共育”的名号,给家长摊派任务的做法,委实错误理解了家校共育的内涵,偏离的家校共育的目标。有效的家校共育,需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做好家校共育工作需要学生家长的深度参与。
一、理念认同
要想实施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理念上实现认同。学校在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时,要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的需求,通过家长委员会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一旦办学理念确立之后,学校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教师及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有了学生家长的深度参与,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才能更符合实际,践行办学理念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家校共育也才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目标统一
有了共同认可的办学理念,学校还要依据办学理念确立学校的办学目标,特别是要围绕着总目标确立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这同样需要学生家长的深度参与。学生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了解了学校的培养目标,才会在为自己的孩子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中找到依据。只有学生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与学校的育人目的实现统一,家校共育才能有共同的行动基础。
三、方法互补
现行的学校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一再强调要关注个体,培养学生的个性,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还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家校共育,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着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品质。教师可通过家访,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尽可能的因材施教;家长可以通过校访,深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通过与教师沟通,参与孩子的教育。在教师与家长的深度合作中,教师可利用教育专业知识向家长介绍必要的教育方法;家长可通过自己的育子心得向教师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体会。在这种深度交往中,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种深度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可以形成有效互补,促进孩子共性和个性的协调发展。
四、理解达成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有了学生家长的深度参与,除了可以实现学校与家长的理念认同、目标统一、方法互补以外,还可以增强学校、教师、家长彼此间的信任,达成教育理解。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博士在谈到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时曾说:“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改革是极其重要的。当前学校改革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不信任和学校与社区之间的隔阂。”可见,在家校共育过程中,通过学生家长的深度参与,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教育理解的达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宗旨在“育”。“共”字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平等合作关系,学生家长应该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情感上深度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而不应成为“编外教师”,帮助教师做一些浅层次的辅助工作。只有教师与学生家长彼此信任,深度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对孩子“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