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 羽扇豆(鲁冰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羽扇豆介绍:

别名:(花卉植物) 多叶羽扇豆、鲁冰花

拉丁学名:Lupinus micranthus Guss.

植物科属:豆科、羽扇豆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棕色或锈色硬毛。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柄远长于小叶;托叶钻形,长达1厘米,下半部与叶柄连生;小叶倒卵形、倒披针形至匙形,长15-70毫米,宽5-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具短尖,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硬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状花序顶生,较短,长5-12厘米,长不超出复叶,花序轴纤细,下方的花互生,上方的花不规则轮生,花长10-14毫米;苞片钻形,长3-4毫米,被毛;花梗甚短,长1-2毫米;萼二唇形,被硬毛,下唇长于上唇,下唇具3深裂片,上唇较浅,果期宿存;花冠蓝色,旗瓣和龙骨瓣具白色斑纹。果序轴增粗,长仍不超出复叶;荚果长圆状线形,长2.5-5厘米,宽0.8-1.2厘米,密被棕色硬毛,先端具下指的短喙,

种子间节荚状;有种子3-4粒。种子卵形,扁平,黄色,具棕色或红色斑纹,光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植物花期:

花期3-5月,果期4-7月。

植物花语

苦涩。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中海区域。生于沙质土壤。中国见于栽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长习性:

羽扇豆,较耐寒(- 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长不良。可忍受 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园林用途:

盆栽观赏:植株匀称、叶片茂盛的矮生品种的出现拓宽了羽扇豆的市场推广范围,使其有机会走进普通家庭,加上它所赋予的特殊寓意,相信人们会对其加倍的钟爱。

插花使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历来就是花艺大师创作的重要素材,随着羽扇豆种植量的不断加大,其作为切花的使用价值逐步被人们注意和发现,实现切花的栽培生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景观应用:羽扇豆特别的植株形态和丰富的花序颜色,是园林植物造景中较为难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缘河边丛植、片植,会给人们视觉一种异域和别样的享受,这越来越被专业人士接受与推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于秋季进行,在21-30℃高温下发芽整齐。羽扇豆生产中多以播种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长期正值夏季,受高温炎热影响,可导致部分品种不开花或开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观赏效果差。自然条件下秋播较春播开花早且长势好,9-10月中旬播种,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盘点播、覆盖。育苗土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专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岩混合使用为好。种子较大,普通或包衣处理,约40粒/克。发芽适温25℃左右,保证介质湿润,7-10天种子出土发芽,发芽率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茎处萌发枝条,剪成8-250px,最好略带一些根茎,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热多雨地区,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1000px,早栽早发棵,开花结籽较早。入夏前结实后地上部分枯萎,秋季再萌发新株,或于枯萎前采收种子。华北需保护越冬。

栽培技术:

移苗定植

羽扇豆性喜凉爽,阳光充足,忌炎热,稍耐阴。深根性,少有根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质(pH值5.5),中性及微碱性土壤植株生长不良。羽扇豆苗期30至35天,待真叶完全展开后移苗分栽。羽扇豆根系发达,移苗时保留原土,以利于缓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定植以前视长势情况应进行1至2次的换盆,盆钵的选用最好为高桶盆,以满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长需求,确定合理的种植摆放密度。针对秋播种植,越冬时应做相应的防寒措施,温度宜在5℃以上,避免叶片受冻害,影响前期的营养生长和观赏效果。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依据羽扇豆的生长习性,栽培过程中控制和调节栽培基质的酸碱度(pH值)对于羽扇豆正常的生长和开花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较简便有效的调节方法是对栽培基质施用硫磺粉。由于硫磺在基质中需一定时间的分解(约40天以上)才能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施用应尽早进行,一般在移苗后2至3片真叶出现时开始,施用量视栽培基质原有酸碱度而定。另外,硫酸亚铁、硫酸铝等酸性肥料虽具有短期内降低 pH值的效果,但过高的盐离子浓度会对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产中要少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病虫防治:

羽扇豆叶斑病

病斑褐色至黑色,危害叶片及茎的生长,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效果良好。

症状:叶上发病,初生褐色小斑点,后形成直径5-14毫米的病斑。病斑融合为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枯死。多在夏、秋季节发病。叶柄、茎、花瓣有时也可发病。

病原分生孢子圆形或纺锤形,隔膜4-5个,隔膜处缢缩,两端细胞色淡,中间细胞色浓,大小为64-80×16-16.5微米。传染途径以受害茎叶及带菌种子越冬。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喜林芋属的基本介绍 喜林芋属(PhilodendronSchott) 植物全世界约有275种,广泛分布于热带美洲。...
    绿手指养花APP阅读 10,113评论 0 2
  • 你可以这样做,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 对吧,我说的对吧!听我的没错! 每次女性朋友和我诉苦,聊天的时候, 当...
    远处飘过一朵云阅读 1,709评论 0 0
  •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岁月消逝,抚慰伤痕。 时光难再,往昔不忆, 青春如歌,甜且苦涩。 花开蓓蕾,果尚酸硬, 蛾逐...
    岁月希阅读 1,644评论 0 0
  • 你的出现 芬芳了我的眼眸 热烈了我的心跳 秋风 细雨 梧桐 落叶 憔悴了青春的容颜 苍白了岁月的脸庞 伸出的手 难...
    小阿战阅读 1,742评论 0 2
  • 周一 我在的城市大雪纷飞 你在的城市四季如春 想做只猫咪 蜷缩在 你的怀里 离不开你 像 鱼和水 人生的 第一封请...
    椰椰西米露阅读 3,226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