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文字有向往,却没能够持续学习写作?
学生时代,所有科目独爱语文课。小学时,语文老师会教我们运用好词好句,摘录好段落,然后在作文课上,我们就能够把我们平时积累下来的优秀词句来修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我喜欢那些短语词句,都是那么优美,令人陶醉,老师或许也感受到了我对那些内容的喜欢,对我也有多一些的肯定和鼓励,这对我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劲头。这种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输入,遗憾的是,我没有坚持主动持续积累,没有加深思考,深入分析,以至于无法自如的运用,而所谓的喜欢,也就只是停留在喜欢而已了。越往后的高年级语文课更或是毕业后就业到现在的我,写作对我来说就越是件头疼难以应付的事情,在对应的主题下,脑子里没有存货,平时读书也缺乏思考,没有做出有效的积累,就无法做到相应的输出。
或许是我对写作的渴望并不那么强烈,才不足以让我持续?那么写作对我来说到底能意味着什么呢?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提到关于写作的三个好处,一是实现自我表达的欲望,二是通过写作升级思维,三是写作是传播个人影响力最好的方式。
第一点与第二点是符合我当下的情况的,我希望能够准确无误地把内心真正的想法传达给希望接收的对象,而不是因为无法把话说清楚,就选择消极地躲避沉默,或是因没有让对方明确知道自己的想法而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与此同时也加深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笑来老师曾说过,“写作不光可以让你把同一段时间卖出很多次,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让你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让成长本身有迹可循”,我想,看着自己一年一年,一辈子一辈子慢慢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这个理由足够让我感到兴奋与期待了,在我的内心,还是不甘愿于“永远普通地活着”吧。
我在笑来老师的专栏下的第一条留言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写留言,以往总是认为要有深刻的理解或有独到的想法,才适合留言,但是听笑来老师说,比起内容,首先要有输出是更重要的。输出会带着自己去思考,去梳理自己的逻辑,这才是读好文章好书籍应该有的行动力。而如果只是看过了,哪怕在看的时候觉得带来很大的触动,不去记录不去执行,那也是白搭,而我,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踏实地走下一步一步一步。愿这不是坚持,而是享受。”
不要再陷入“等我准备好以后,我就...”的僵局,多少有点自欺欺人。要让自己明白,你非天生就能写好一篇文章的,别人也不是。所以改变,马上开始,去写,去接收,去思考。不需要先看多少书,先观看了多少电影,搜集到了多少资料,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开始着手去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你要做的准备工作,先去写,在写了的基础上,去不断改进。
要接受,一开始不可能写好这个设定,不要用文章好坏来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
文章好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创造,而且是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干扰下完成了这次创造。从此你就拥有了创造者之心。
——槽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