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建立习惯这件事情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难,比如想通过跑步减肥、但无法养成跑步的习惯,再比如想每天制定计划、但总是忘记做。
说起来建立习惯好像有点反人类,但好在有先驱者已经给我们找到了一些方法,比如下面这3个方法你一定得试试。
1. 增加提示
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无意识且快速的,类似自动驾驶状态;系统2是需要专注下来进行复杂思考运算的。
在建立某个习惯的初期,我们无法做到“自动驾驶”,所以往往需要一个提示来触发我们的行为。
比如你想养成习惯每天7点起床,你可以设立闹钟提示;
比如你想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你可以用手机设立一个定时提醒音。我曾经有个同事,每隔一个固定时间,他的手机总会响起几秒“倒茶喝水”的模拟音。
当然你也可以采用视觉提示,比如电脑边框上贴个便签。
2. 把低频变为高频
有一种叫心理学现象叫“曝光效应”——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被人信任,从而让对方产生认知放松。
曝光效应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某种习惯,即:把习惯的载体经常曝光在我们的触觉、视觉或听觉中,让我们的大脑对它产生认知放松、从而慢慢接受它。
也就是由低频变为高频。
例如我想建立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在黑板墙上写下计划并复盘。
我说的黑板墙是下面这个,这原本是用来给女儿做涂鸦墙的,现在已经被我征用了一部分。
(部分内容马赛克了)
这个涂鸦墙所在的位置不是我夜间的高频活动区域,我的夜间高频活动区域有:床、沙发、梳妆台……不包括涂鸦墙。
所以我能在睡前看到这个涂鸦墙就是一个低频行为,我比较少会看到它,自然也就无法有效提示我。
那如何转变为高频呢?手机是我每天睡前高频接触的一个物体,我通常都先看下手机再睡。
于是我做了一张超显眼的手机壁纸,每次打开手机我就能看到硕大的几个字:今天你复盘了吗?
通过这样由低频到高频的转换,我每天都会超高频的接收这个提示:今天你复盘了吗?
这样我就总是能在睡觉结束一天前去完成这个动作——站到涂鸦墙旁边写计划并复盘。
初期通过这样的高频提示,慢慢形成习惯,从而进入自动驾驶模式。
3. 清除障碍
我们的大脑非常会偷懒,它总是会优先趋向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通路,比如看电视和做50个俯卧撑,我们通常会选择前者。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建立某种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清除这条通路上的障碍。
比如在我看来,晚上使用普通牙刷、早上使用电动牙刷可以更好的保护我的牙齿(可能未必正确),但很多个早晨我总是痛苦几秒,然后果断拿起了普通牙刷!
原因很简单:用普通牙刷方便啊!
(牙刷图片来自网络,不涉及任何品牌宣传)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我用电动牙刷刷牙的动作:
1. 打开浴室柜抽屉
2. 取出电动牙刷盒
3. 打开盒子取出手柄和刷头
4. 组装手柄和刷头
5. 挤牙膏、开始刷牙
而我用普通牙刷只有两个动作——伸手拿起、挤牙膏。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清除用电动牙刷这条通路上的障碍。
我的方法是:把手柄和刷头组装好然后就直接立在洗手台柜面——触手可及。
从此以后,我可以快乐地选择在早晨用电动牙刷刷牙了。
这就是清除障碍的一个例子。当然,在清除障碍的同时,把电动牙刷放在台面也是把它放进了我的高频视觉区。
同样,以我在涂鸦墙上写计划为例,我采用的是简化版的书写。例如不会写“明天要和小A沟通关于XXX的事情”,这会让我觉得繁琐。
我只写两个字“小A”,两个字代替一个完整句子,这就是清除障碍。
而且它没有失效,我完全可以从“小A”两个字联想到“明天要和小A沟通关于XXX的事情”。
总结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个习惯,这三个方法你一定得试试:
1. 增加提示;
2. 把低频变为高频;
3. 清除障碍。